当吃二代网红瓜遇上股市大跌,无数段子手又出来了,毕竟市场无法安放才华:
跌得这么凶,大A都不知道心疼人的?
宝,我去炒股了,炒的什么股,粉身碎骨…
市场大跌几大原因?
看了一圈解读市场下跌原因,我来总结一下:
1、就也该跌了:创业板从3月25日到6月15日,一路上涨23.8%,反弹幅度较大 ,本身有整固需要。
2、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这始终是悬在头上的剑,美联储昨晚公布了最新利率政策决定,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大幅上调美国2021年通胀率增长预期至3.4%,并预期2023年或会加息两次。
此外,因为5月数据超预期,美国CPI同比增5%、PPI同比增6.6%,加剧通胀预期,引发对本次鹰派决策的预期,市场对流动性有所担忧、有的观望派干脆出来看看再说。
对流动性更敏感的高估值板块,新能源、白酒等板块跌幅较大。而短期汇率方面看,美元指数在90附近企稳之后,汇率升值影响有所弱化,北上资金也是小幅流出。
3、博弈维稳行情的资金提前撤退,节日在即,博弈的资金嘛,就是要赌比别人跑得更快,反而带来行情的提前反应,反应部分获利了结心态。
大跌之下,我们也看到低估值银行板块比较稳当,戳之前观点,这个位置银行仍然具有配置价值,潮水褪去就知道谁在裸泳,戳《七一前要不要落袋为安?下半年关注的方向》。
那么,大跌后要不要慌?
还是那句话,淡定。今年单边熊市可能性不大,大概率就是个区间来回震荡。心中有数,要逆向思考——跌下来就加,涨上去不追。
对于估值过高的方向,逢高减减就行,不宜在密集上涨后追高;对于长期赛道,如新能源车、科技等下跌后加大定投就行。
我们再来看最关键的流动性因素。
国内与海外因为疫情节奏不同,流动性收紧预期上也有先后。
国内我们去年四季度看到了踩刹车迹象,预期今年上半年本来要收,但实际上半年流动性比预期的要充裕得多,可以说是货币政策远高于预期。越是这样,下半年也需要警惕会不会开始边际收紧。
但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覆水难收。疫情后各家放水规模史无前例,就算现在因为供需错位,商品实物涨价潮、通胀再起,但看各国央妈也很淡定,要么觉得是暂时的,要么觉得经济、就业还很弱不能收。本质还是谁都不愿意先收,先被薅羊毛。
之前说过有宏观研究员研究了全球货币政策的轮动一般分3个梯队,动作有先后:
降息顺序:
美英日欧等全球主要需求国,率先降息;
制造业国家,韩国、东盟国家等第二梯队降息;
最后是资源依赖型国家(巴西、俄罗斯等)开始降息。
加息顺序:
资源依赖型国家,通常率先出现通胀压力,先进入加息周期;
随着全球需求改善,带来第二梯队制造国经济回暖,进入加息周期;
而发达经济体作为最终需求国,通常最后进入加息周期。
所以是资源依赖型国家最惨,来回被洗刷。所以短期看,通胀大概率还会继续超预期,央妈真正动手还在后面,且行且警惕。
所以调整后看,目前对行情还是不那么悲观。
1)利好的方面:
其一是国内经济基本盘的修复有利于优质的上市公司获得盈利,很多方向的企业盈利是实在能打的业绩,带来结构性机会;
其二是即使市场本身来回波动,但仍有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如看到的北上资金、新发基金小回暖。
2)市场风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前期估值偏高的压力+后续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趋势。
一是有一些方向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未来投资回报的性价比存在不确定性。其次随着全球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海外流动性节奏相应发生变化,国内随之采取跟随措施,货币政策从逻辑上会逐步实现正常化。
总结来看,大势就是个震荡,结构性机会丰富,配置需要选对方向。有能力选方向的自己均衡配置赛道方向,学无余力的,不如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替我们打工、交给他们来配置操心。
对于看好的基金经理,大跌大买,小跌小买。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