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反弹,三根阳线改变信仰?
上证指数再次站上3500点,且有个好现象,磨了2个多月,A股成交量再破万亿元。量价齐升,代表风险偏好的回暖。
一、行情为啥又变好了?
1)这波反弹,离不开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已经接近6.4,回到2018年初位置。
而从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与A股,一般是同涨同跌的关系。
2)人民币升值,首先影响外资流入节奏,货币升值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超217亿元,创历史新高;
外资喜欢买什么,当然是加速抢筹A股核心资产:
3)外围看,短期困扰市场的通胀、流动性、疫情等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
近期美联储官员频繁发声,全力淡化市场比较关心的通胀与加息预期;而美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缓,美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关口。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也缓解通胀预期。
二、那么反弹可持续吗?
长看这国内的流动性、海外的流动性肯定是要收的,只是节奏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取决于国内基本面,但短期内市场供求和美元走势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这波人民币贬值背后,则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弱。
因为疫情和防控的不同步,两国货币政策节奏也不同步,通胀压力不同步,美元指数恐怕短期还有继续贬值压力。带来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对市场也是一个利好。 但今年整体是估值收缩+业绩预期两股相对冲的力量,整体市场可能就是个来回震荡。这样的猴市下,投资关键词是“逆向”,换句话就是不能靠追,而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看着。
1月问,核心资产还能追吗?2月问,小票还能追吗?3月问,碳中和还能追吗?4月问,周期还能追吗?5月问,券商还能追吗? 也就是说,在市场剧烈下行的时候不能够过于悲观,在市场上行较多的时候也不能够太乐观,应该以逆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总之,短期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对市场是个利好。但整体今年环境下,更适合逆向思维,且行且珍惜,逢高减,逢低加。
今天,大金融、食品饮料、科技及医药板块领涨,还是核心资产香?不想折腾的,消费、医药、科技的主赛道,正是适合选准优秀基金经理长期默默定投。
而偏周期的,大金融方向的主题基金也来了大爆发,戳咱们去年底说的《讲究性价比,明年先配点儿金融地产》:
今年以来表现突出的是李欣的嘉实金融精选,工银瑞信鄢耀的金融地产略跑输几个点。求的是个性价比。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