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不是常说市场当中大多数亏钱的嘛?如果市场持续上涨,那么大多数人应该赚钱的不是吗?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确实市场中存在“七亏二平一赚”的说法,那么在行情较好的年份里是不是就不符合这个规律了呢?本帖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学过高一经济学课程应该知道货币有很多功能,其中有两个功能本文需要涉及,一个是价值衡量功能,另一个是交易功能。我们给一个鼠标定价50元,这里就用到了货币的价值衡量功能,而如果我在网上支付了50元买了鼠标,那就体现了货币的交易功能。前者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钱,而后者是。
为什么我常说股市中的钱不是钱?还是以上述的鼠标进行说明。我花了50元(实际存在的钱)买了鼠标以后,向别人吹嘘这只鼠标花了500元购买,所以值500元(鼠标的价值,并不实际存在)。如果有人听信了,从我手中买去,那么我将获得450元(实际存在的钱)。如果没有人相信我所说的话,而且我发现鼠标本身质量还存在问题,于是以30元(鼠标的价值,并不实际存在)的价格挂网上准备卖出。有人买走后,我将会亏损20元(实际存在的钱)。
鼠标的价值从50元涨到了500元,而后又跌到了30元,这里的钱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只是衡量鼠标价值的“标价”,而两种不同的交易得到的钱才是实际上的钱。这里把鼠标替换成股票,道理也是一样的。股价用钱来衡量股票的价值,在发生交易之前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钱。所以行情较好的年份里,涨得也只是股票的价值,这一价值可以看成是信心,在没有卖出的情况下,都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钱。
当然有人可能会有疑惑,我用50元买的鼠标,结果以500元价格卖出,那实际盈利的450元钱到底来自于谁?答案就是听信了你的话,买你鼠标的人。以50元价格卖出的鼠标的人可以看做是原始股东,以50元买进500卖出的人可以看做是说故事的投资者,而以500元买进的人可以看做是听信了故事,高位追涨的投资者。当然这个500元买进的人可以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下一个人,但问题是他怎么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并且让别人相信了它值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