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说了关于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个思考的例子。《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情人啤酒。在这个案例里有三个角色:经销商、分销商、生产商。正常情况下,经销商向分销商订货,分销商向生产商定货。经销商、分销商、生产商都有一些库存,而且时间长了,大家都摸透了规律了,比如说夏天的需求会多一些,到了夏天,大家都会多备货,生产商也会做好预算。
突然有一天,各地的情人啤酒开始热销起来,各地的经销商加大了订货量,这个信息传递到经销商后,经销商也加大了订货量。但生产商的生产能力有限,加大马力生产也无法满足需求。
正因为生产商无法满足需求,经销商开始不顾需求量增加订货,而这个消息传递到分销商这里,也是因为无法满足需求,所以也增加了订货量。最后汇总到生产商这里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生产商把这个消息汇总后,召开了股东大会,决定增加投资,增加生产线,股东们去市场做了调查,确实需求量大增。银行贷款,增加投资,添加了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情人啤酒。
等大量的情人啤酒生产出来后,市场突然开始冷下来了,负反馈又一级级从经销商传递到分销商,从分销商传递到生产商那里,最后一调查原因,结果大吃一惊。当时情人啤酒的热销,是因为某个歌星唱了一首流行歌曲,最后一句竟然就是:喝了最后一杯情人啤酒。后来这首歌不流行了,销量也随之下降了。
仔细思考整个过程,其实和股市里的炒作概念、追涨杀跌,甚至现在流行的抱团股都非常类似。即使你知道原因,面对着日益增长的啤酒需求,如果你是经销商、分销商或者生产商,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呢?排列组合,大概有四种选择:
1、 不知道原因,不去追加
2、 不知道原因,去追加
3、 知道原因,不去追加
4、 知道原因,去追加
第一种是比较保守的做法,不知道就不去追。第二种是大部分投资者,即使不知道原因,但一直在增长的需求,忍不住要追加上去。第三种当然就是比较理智但偏保守的投资者了,知道了原因,就不去追加了,宁愿失去机会也不愿意去冒险。最后一种选择肯定是最有争议的。明明知道原因,还追加进去了。
其实我选择的是第四种,2017年开始小市值策略失败,壳资源越来越不值钱后,就开始分散持有行业龙头了,只不过当时的抱团现象没那么明显,17年以来类似北上资金这样的抱团策略一直是胜出的,只不过抱过头后总有一天要物极必反的。就像人的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归宿一样就放弃了过程的努力。
就像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类历史上汗牛充栋的典籍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启发的源泉,比如说这个情人啤酒的例子,譬如说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等,单向的学习不去思考,结果可能是刻舟求剑、纸上谈兵,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当作一辈子的习惯,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