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周的行情,整体还是符合跨年行情的走势,而且走的相当强势,
全周上证上证1.63%,一度摸到3688点,收在3666点,距离年内新高只有65个点,看起来年底前很有希望挑战新高。
悄悄盈和年年红两个基金组合仍然处在合规升级中,两个组合上周的表现都还不错,
悄悄盈作为一支定投型基金组合,一支以科技为主要方向的组合,在上周科技的调整依然表现平稳,这些都源于均衡配置的因素。
在今年的8月份开始,我就逐步配置消费红利、多因子(券商方向)、基建工程等方向,
把其中20%的仓位换成了防守型的低估值板块,行情走到现在,再次验证了我配置思路是对的,低估值价值板块下跌的空间小,又对冲了科技的调整,
尤其是港股方向的调整,确保了悄悄盈在慢慢向新高进发,希望可以实现合规升级前,取得新高的愿望。
年年红绝对收益组合,上周又创了新高,最终收在15.99%,年化10.09%,
表现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的。
年年红的主要利润贡献来自于两方面的,
第一,是配置的交银优势混合、天弘添利债券等等表现出色,
第二,每三个月一次的持仓修正,调仓到了军工和科创板,贡献了不错的收益。
好了,啰嗦一段,难免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以前市场眷顾,赏口饭吃,不代表以后还能继续顺风顺水,大家也注意识别风险,没人是万能的。
说说这周最重要的事情吧,那就是国家的年度经济会议,市场上的解读很多了,有些是真不错,按理说也不缺我一个,但这就是吃早饭一样,别人吃完了,你还得吃,写出来我的所思所想是功课、是投资的干粮,不是用来宣传的文章。
谈谈我的看法,主要针对投资的机会,一家之言,对错仅供参考:
一、了解实际情况。
一个企业的老板要是太浮夸,不了解实际情况,多半会出问题。
这次经济年会开篇就说到“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说明国家不糊涂,认识很清楚,这就确保了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也就确保了政策的可预期性,能够执行下去,这一点就很重要,
全文的学习价值就很大了,可以据此去分析推理其中的投资机会了。
二、稳定的背后是传统产业的机会。
这次经济会议上提到了六保六稳,明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如果只是这些倒还好,这样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机会就特别的,因为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这些也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多收益的。
但是反观2020年,恰恰是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抢占了太多传统产业的资源,不仅是资金、政策等,也包括市场资金的喜好和估值,今年传统产业比如基建只有8倍估值,房地产只有6倍估值,银行也是个位数;
而反观新能车170倍估值,光伏60多倍的估值,芯片120倍的估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年稳定经济迫切也必然要加大基础建设,包括水电、煤炭、环保、火电、轨道交通等等,低估值板块走出一轮持续行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这是基建工程的周线,从2015年见顶以来,这次的周线形态最像困境翻转。类似的形态在很多低估值板块都有。
关于低估值价值板块,尤其是能源基建,很多朋友还在担心这是一次性业绩,最多计提2个涨停板不得了,
我想来,还是低估了市场自身的配置能力,放眼望去,建筑、煤炭、有色甚至包括银行,哪个行业不是越来越集中了,都是龙头越做越大,越来越接近半垄断的性质,
以我曾经从事过的煤炭行业,基本上各省都整合成了一家,煤炭价格便宜了吗?
据说现在长协煤已经由535元/吨调整到了700元/吨,煤炭企业的数据很好,企业活的也很滋润。
三、科技的核心地位不会变
在通篇中,对于科技的描述不算特别多,但每一句都直击核心,很明确,“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这些都是体系化的规划,
在未来数年内,科技板块里的科创板、芯片、新能源这些产业链仍然是我们要重视的投资机会,甚至是最重要的机会。
四、房地产行业恢复发展
房地产企业要习惯没有大鱼大肉的日子,
万科老总郁亮说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感觉特别不贴切,他们以前的大鱼大肉吃惯了吃多了,现在吃两口馒头就叫苦日子了?
这些房地产企业以前20%30%甚至50%的高息民间贷款都敢借,这得多肥啊?
即便是现在,一个地产中介的提成在当地都属于高收入人群,同样是保安,地产的保安比企业保安收入也要高不少;
偶尔花200块请群众演员去买房,缺钱吗?我看我们这本地的七八线小县城,
大部分新贵都跟地产链有关,制造业的新贵几乎没有。
总结一句话,现在房地产企业并不是什么极限施压,只不过是他们太胖了,习惯了大吃大喝,突然吃馒头有点暂时营养不良了,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会死去,但房地产行业会继续发展。
从投资的角度看,房地产ETF比单个房地产企业好。
五、互联网的边界明年确定
在关于资本的论述中,提到了设置“红绿灯”,也说到了反垄断,也就是说,今年对于互联网的边界还没有界定出来,要到明年。
从这个角度看,以中概互联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会可能还不够明确,
互联网企业的行情暂时只能用反弹来概括,倒是被互联网带坏了,自己也不怎么争气的港股恒生市场,更有一些机会。
六、推动新能源发展不动摇。
从整个公告全文来说,隐约可以感觉到,新能源2022年不会再大干快上了,“不可能毕功于一役”,但是长期目标就在这里,长效机制也在建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出来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这个意思就是继续控制传统用能的总量,但是如果新增的用能是新能源,不受控制还鼓励。
这样看来,2022年新能源短期的增速可能不会出现持续的加速,但长期的发展非常的明确,
这样看来,明年新能源应该不会有大机会,但中长期的机会可以逢跌把握。
七、全面注册制利好券商龙头。
会议里明确了明年全面实施注册制,随后监管部分也公布了取消季报的强制披露,
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利好龙头券商,136家券商,最终能有36家活下来就够了,其他的中小券商最终会在竞争中退出市场。
关于当下券商的投资机会,我在前两天文章《新的主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也有说明,券商这段时间表现很突出。
八、基础消费大有可为。
稳定就业人群和经济,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最终都会转变为消费,
而消费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基础消费,不是高端消费,高端消费的逻辑在2019-2020年已经全面演绎过了,估值不低,而基本盘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了,高收入人群会相对维持在一定的比例;
相对而言,中产阶级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里会有一个比较大增长,而他们的消费可能不是茅台也不是游艇,但肯定会多吃一顿火锅,多买件新衣服,可能会做个美容,也可能会飞一趟海南,
这个角度看,基础消费会一波持续的红利期。
九、没有提及的医药医疗怎么看?
周五的会议之后,朋友圈里就出了这张图,确实,经济会议里基本没有提到医药医疗未来发展的规划,
只有两处跟医药有关,一个是疫情,一个是减负。
关于医药的投资机会,短期来看,还要等集采政策的修正,现在的集采是又有一过犹不及的,但显然还没有结束,对于中成药的集采据说已经在路上了;
除了这个之外,还要等1季度,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基数太高了,预计2022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不会有太好的增长。
不过,从中长期的角度看,逢跌定投医药医疗是不错的策略,毕竟在医疗这个领域,肉眼可见的老年人在持续增加,这就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