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定投中,为了获得强于定期定额式传统定投的收益回报,往往会围绕“定额”、“定期”开发点小策略。
在这些小策略里,有个很常用的小招式,即“高位少投、低位多投”。
挺多小伙伴对此感兴趣,想知道这样一个小增强策略的效果几何。
那今天就来聊聊这事。
“高位少投、低位多投”,属于一种智能定投的策略思路,即通过某种判断标准,在市场或基金大概率处于较高水位时减少定投金额,以减少高位筹码,在市场或基金大概率处于较低水位时加大定投,以收集更多低位筹码,从而优化每期买入成本的分布,进而获得强于定期定额普通定投的收益回报。
市面上常见的“高位少投、低位多投”基础逻辑是,基于某股指估值的高低调整定投金额、基于对某股指长期均线的偏离度调整定投金额、基于定投持仓累计收益率的高低调整定投金额,等。
比如说,当股市基准指数沪深300(也可以是中证800、创业板指等等)市盈率处于其历史前30%时降低定投某权益基金的金额、处于后30%时提升定投某权益基金的金额;
当股市基准指数沪深300(也可以是中证800、创业板指等等)收盘价偏离其250日或500日均线 10% 时,分别减少、增加定投某权益基金的金额;
当定投累计收益率低于 -10% 时,增加定投金额,等等。
这些策略逻辑大致上都是通畅的,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收益增强效果。
注意,这里说的是“一定程度”,而不是“强效”。
用个栗子来展示下吧。
假定2015 - 2020 年每月 15 日定投富国天惠,在普通定投下,每月定投 1000 元;
在定期不定额定投下,当中证 800 估值水平居历史前 40% 时,定投 1000 * 0.5 元,当中证 800 估值水平居历史后 30% 时,定投 1000 *4 元,其余时期定投 1000 元。
从结果看,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的累计收益率曲线走势很相近,但在绝大多数时期里,定期不定额的累计收益率水平略高一些,至 2020.12.29,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的累计收益率分别是 98.65%、108.59%,定额不定额 6 年间斩获了 9.94% 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6年9.94%的超额收益,若说“多”,谈不太上,这和很多小伙伴想象中的高位少投、低位多投神奇效果可能不太一样。
其实在上面的栗子里,算是已经给了“高位”、“低位”比较充分的表演机会,但为什么实际增强效果还只是“一定程度”而非“很强”呢?
因为,真正的“高位、低位”并不是那么多,自然“少投、多投”的机会也不会非常多,在长期的定期买入机制下,定额与不定额之间的累计持仓成本难以产生天壤之别。
不过话说回来,在投资中每提高 1% 的回报本身就不易,定期不定额带来的增强收益还是值得爱惜。
当然,这种不定额的智能定投也会带来一个新问题,即与小伙伴的固定现金流匹配度会更差一些。
比如说,小伙伴本打算每月用1000元富余收入定投,在定期定额的传统定投模式下,每个月往里扔1000元就行了,在投入金额上没什么额外压力;
但如果在定期不定额的智能定投模式下,有时少投只要几百块,有时多投需要几千,这时小伙伴就要考虑一下自己在投入资金上是否能够应付得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