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2-04-13 15:58:41 股吧网页版
万字长文!讲述中国第一代专业基金研究者的从业历程


中国公募FOF始于2017年,行业问世方不足5年,但形势却是方兴未艾。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优秀投资人辈出。


来自海富通的朱赟或是国内专业从事基金投资和研究时间最久的人之一。她从2004年加入申银万国开始研究基金到2015年在平安养老从事基金投资,再到加入公募基金公司海富通管理FOF产品,掐指一算其在基金投研事业上已经摸爬滚打了17年之久。


从2004年到2013年,她单单在申银万国就从事基金研究工作近10年,帮助团队搭建起了整套基金评价和分析框架。由于申万的基金研究是放在宏观策略大的部门下面,彼时既研究基金,还要承担宏观策略研究工作,工作繁忙。然而,这也为她日后从事基金投研工作时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式相结合打下了基础。

  

2015年,她加入平安养老资产配置部,任组合经理。从此真正开始从事投资工作。此时,她才知道如何将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结合到一起,且并运用到自己所管理的产品中。


在平安养老的四年里,她的投资风格逐渐成型,形成了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宏观资产配置策略,同时依据中国股票市场显著的结构化特征辅以特色鲜明的观策略指导投资


无论是运用战术资产配置还是中观策略,在她的投资框架中,两者都十分看重择时。比如,在2021年一季度和2021年四季度A股市场消费和新能源处于高位时,她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这些热门赛道的机构持仓远高于历史均值。在她看来,交易拥挤有可能会导致后续增量资金跟不上或者低于预期的情况发生,存在较大的调整风险。于是,她在这两个特定时期进行了及时的减仓,并规避掉了随后而来的大跌行情。


不出意外,朱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是她加入海富通基金以来的管理的第一只基金,自2019年9月9日管理至今,累计取得了38.16%的回报,年化回报13.33%,期间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34%。(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8日)

作为一名投研老兵,她在实战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方法论。随着时间的不断沉淀,她的投资经验愈发成熟之后,她却逐渐秉承起了弱者思维。在她看来,如果市场真的跟自己的风格或者判断不一样,最好的办法是先做一定的回避。

  

“你不用去深究这个市场是不是错了,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永远都是相当于新人在市场里面打拼。”对此,她深信不疑。

  

晓资管在日前和朱赟深度访谈了约2个小时。整个交流过程中,朱赟金句不,17年专业研究基金的资历,使得她对FOF投资有着直击本质的思考。

  

先来看资管提炼的访谈要点和精华内容:


1、做好FOF投资,必须具备做资产配置的能力。资产配置分为偏宏观及中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又分为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两方面。在做战略资产配置时,给每个产品做风险评估,搭配模型,大致确定组合中各类资产在长期配置过程中的中枢水平。

战术资产配置是我们根据市场变化进行适时调整的操作。

  

2、机构对热门赛道持仓占比远超历史平均水平时,就对相关板块持谨慎态度,选择低配。

  

3、美国401K养老计划实施以后,整个FOF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而中国公募基金未来要把FOF做成个人养老的第三支柱这样的产品类别,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4、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主观去判断后面会跌多少,如果跌幅远超预期,你的持仓越往后越被动。

  

5、你不用去深究市场是不是错了,因为它永远是对的。我们永远都是相当于新人在市场里面打拼。

  

6、关于主动和被动两类基金。刚开始,板块上涨可能是无差异化,后面市场会对板块内个股进行充分挖掘,主动管理类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由此体现出来。


只有真正管理产品时,才知道如何将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结合起来

  

晓资管:你平时是怎么做投资的,介绍下你在FOF管理上的投资思路和投资框架?


朱赟:在我看来,要想做好FOF投资,必须得具备资产配置和筛选基金的能力。我们的资产配置策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偏宏观层面的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是在中观层面的资产配置。


偏宏观层面的资产配置又分为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两方面。我们做战略资产配置,会给每个产品(包括管理的专户产品)先做风险评估和定位,再搭配战略资产配置的模型,大致确定组合中各类资产在长期配置时所处的中枢水平,这也是投资经理心里相对较为确定的锚。


战术资产配置是我们根据市场变化进行适时调整的操作。


在战术资产配置上,我们一方面会基于宏观基本面,另一方面也会结合一些短期的指标做调整。宏观基本面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通胀、流动性等;中短期的指标有市场的风险偏好(即情绪)、海外的一些风险因素以及偏技术类的一些指标,等等。


结合宏观基本面指标和偏中短期的一些指标,我们进而对市场进行判断。判断市场未来大类资产的潜在波动情况。比如,股票和债券未来的表现是处于偏多,还是偏空,或是中性的区间。


比如说,我们对股票资产是看多的,那么战术资产配置的比例就会在战略配置的基础上对股票资产进行上调;如果是偏空的,那我们则可能下调;如果是中性的观点,那我们也会维持一个大致匹配的状态。


在产品管理过程中,我们对各个产品的(预期)风险都有确定的目标要求。所以战术调整的目的也是为了控制好整个组合的风险。


资产配置策略的另一个方面是从中观层面入手。中观配置的关注重点落在行业板块层面。比如在没有大的系统性上涨的机会时,我们可以去把握一些结构性的机会。这些结构性的机会就是基于中观配置的逻辑。寻找到那些在未来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的时间里存在较好表现的板块或者风格。


观配置层面,我们也会去考虑各个板块和风格所处的估值水平、景气度以及资金拥挤程度(特别是机构资金的拥挤程度)。


拥挤度这个指标是我们很早就开始看的。在机构特别热衷于某一个板块时,我们对这个板块偏谨慎的。这一指标我们跟踪了很多年,主要是将机构在各个板块上的即时配置比例跟历史平均水平做对照。如果超出历史平均水平较多的话,就对相关板块持谨慎态度,选择低配。这一点也是我们控制好组合回撤的一个手段。


早在2021年一季度的时候,我们就曾在消费和医药上降低了配置比例。当时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整个机构在白马股的配置比例上创出了历史新高,且达到历史平均很多倍的水平。在考虑到它可能会遭遇资金面不达预期,或者未来资金流入量减少,带来潜在的反转效应时,我们随即降低了配置比例。


另外2021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也对以新能源车为主的成长方向的板块了一些减仓操作。同样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些板块的机构投资持仓比例非常的高。


中观调整的思路,是在仓位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去调仓的一个操作。从自上而下来讲,我们根据战略和战术的资产配置模型来确定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那么中观配置则是在股票和债券内部再做一个结构化的配置。


除非有较大的结构变化,且调整差不多了才会大幅加仓


晓资管:如何界定赛道拥挤?一般机构持仓要达到多少比例?


朱赟:实际上,每个板块是不一样的。比如机构长期喜欢配消费、医药这种成长题材,大金融一直都是低配。机构在每个板块上的配置比例,我们都有历史数据的。其实,这也是自身跟自身比,比如消费可能长期均值水平在20左右,那算下来现在就是非常低的一个配置比例。


当机构们都低配消费的时候,我们就要去观察消费的基本面会不会有变化。如果有好的变化,我们就会去加这个板块。机构对于成长板块,长期的配置比例中枢在20%左右。当然成长里面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这两年最热板块是新能源,以前是TMT、半导体。每一年,机构重仓板块都有可能轮换。成长板块的机构持仓比例在今年年初远远超过20%,所以我们对这个板块是谨慎。


我们测下来大概有三四十,还是很高的。我们觉得除非说成长题材内部发生了较大的结构变化,调整差不多了,我们才会大幅加仓成长。

  

正是这一次减仓,

让我们规避掉了大幅下跌


晓资管:战术资产配置,能否也举例来说说。 


朱赟: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都是经济和流动性大幅度波动的时间段。因此,导致我们的资产配置模型多次触发了看多和看空的信号。我们针对性地做了调整。


比如像当2021年年初的时候,大家对市场普遍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大家看到春季躁动的行情出现。但是后面却出现了市场波动加大以及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叠加当时疫情已经有所反应,因此我们转而进行了一定的减仓。正是这一次减仓,也让我们规避掉了大幅下跌,这是我们在股票资产配置上比较成功的案例。另外,针对稳健养老的产品,我们持仓的大头是债券。养老基金是一个类似于股债“二八开”的产品;平衡养老基金是类似于五五开的产品,债券资产的占比在一半以上。因此,在我们日常,不只关注股票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同样对债券资产的风险十分重视。债券市场是一个机构市场,趋同性会更强。在2020年的4月份的时候,债券市场的表现就显现了对疫情的恐慌。大家对于未来经济的悲观,使得债券收益率达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我们当时对债券的整体打分已经由高分开始往下降。从当时股债的性价比来看,债券因为一直在上涨,股票得到了大幅度下跌,因此股债的性价比凸显。虽然我们前面是看空股票,但是在4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转而看多了。在资产配置上,我们对债券进行一定的减仓操作(在不可能把比例降到很低的情况下,缩短久期去买一些偏短久期的债券),同时增配了一些股票型的基金,以此来增加我们在权益资产上的配置。

  

一如美国401K养老计划实施后,

中国FOF也会在公募基金取得发展

  

晓资管:你2004年入行,曾在券商、保险资管任过职,现在又是公募投资经理。能否介绍下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情况?


朱赟:我应该是市场上较早一批做基金研究的,近10年的研究经验。从2004年到2013年,我在申万研究所专门从事基金研究工作。当时,申万整个基金评价和分析框架是我们这批人一手搭建起来的。


2004年刚开始做基金研究时,研究标的总共没多少只,且以封闭式基金为主,之后陆续出现一些开放式基金。当时客户群体也不多,我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保险资金。


当时,申万的基金研究是放在宏观策略这个大的部门下面的。我们既做基金研究,又做宏观策略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从事基金研究可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式相结合的原因。


近十年的研究经历,让我在宏观策略、基金筛选、基金评价等领域积累了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十分重要。


后面去了三方机构盈米,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构建各种不同风险特征的投顾组合。在做投顾组合的过程中,我也领悟到:如果始终维持仓位不变,很难取得目标收益,还是应该择时。当然这也是自己存在短板的地方。不过,后来加入了平安,那段时间就是一直在补这块短板。


2015年到平安之后,我就开始了真正地管理产品。当时所在部门是平安养老险,涉及FOF和量化投资。自此,工作的重心切换到了资产配置和基金投资上。


只有当自己真正开始管理产品的时候,才知道如何将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结合到一起,并运用到自己所管理的产品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经验积累的过程。


2019年9月,我加入了海富通基金。个人预期公募基金未来要把FOF做成个人养老的第三支柱这样的产品类别,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美国401K养老计划开始以后,整个FOF产品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当时也是觉得FOF会在公募基金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便在海富通平台开始了FOF产品的管理工作。

  

基金经理言行合一,

投资时相对比较放心

  

晓资管:先对市场上的基金产品作深入研究,再去筛选心仪的基金是目前FOF基金管理人大多采取的方式。你是如何精选基金的?


朱赟:目前公募市场上的基金数量接近1万只。我们在基金的选择上,采取的是“定量+定性”的策略。定量的目的是为了在成千上万只的基金当中,先筛出一批我们认可的目标基金。在目标基金的基础上,我们再深入调研去做定性的匹配。


在我们的量化方法中,一方面我们逐步筛查单只基金产品和它们的基金经理是否存在业绩风险;另一方面在筛选出的综合指标还不错的基金产品或者基金经理中,再去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基金经理在不同风格下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这两点是我们用量化来选择基金的重点。


我们尤为看重基金经理真实的投资能力。我们希望筛选出的这些基金经理,他们的收益的来源,不只是市场的风格带给他们的运气,而是剔除运气成分后真实的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会先经过数据分析手段,筛选出能在不同风格上具备显著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然后,通过调研的方式,去了解基金经理的背景、投资方法以及逻辑。进而与我们之前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能够匹配到的话,那我们觉得基金经理相对是言行合一的。这样对他的产品进行投资时,相对比较放心。

  

如果主动类型基金比较难选,

就去选被动类型基金

  

晓资管:为何过往持仓都是主动管理类基金?


朱赟:被动型产品我们也会去买,但是我们买被动型产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被动性最大的问题是波动比较大,这可能会伤害整个组合对于波动的控制。


因此,我们对于主动和被动产品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一个我们比较看好的这个板块,刚开始进行投的时候,主动管理基金并没有怎么配这个板块。比如像去年四季度,我们想买一些与稳经济政策相关的基金,但这里面的主动基金就很少。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选择一些被动的基金。另外,当一些板块刚起来的时候,我们觉得没有特别明显的阿尔法收益时,也会去选择配一些被动型产品。


刚开始,板块上涨可能是无差异化,后面大家会对板块内个股充分挖掘,主动管理类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由此体现出来,到那时候我们就会转到主动型的产品上。


也就是说,我们是以一些主动的偏稳健或者是均衡的产品作为底仓,对于一些我们可能需要配的方向,如果主动基金里面比较难选的,那我们会去选择被动的。但如果主动基金有显著超额收益的话,我们还是以主动的产品为主。


晓资管:你筛选基金经理的标准是什么?


朱赟:首先我们会从基金经理本身诸如业绩、风险调整收益、选股能力等最基本的指标进行综合打分。打完之后,我们会对基金经理进行风格的划分,是偏成长还是均衡,抑或是价值。


之后再在我们划分的大金融、大消费、医药、周期上游、周期中游、成长六大板块里,将同风格或在某些板块均特别强的基金经理进行类比,进而对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能力进行分析。


晓资管:公募市场有个特点,就是业绩好的基金经理隔几年就会跳槽,你怎么规避或弱化这样的风险?


朱赟:公募基金经理更换频率是比较高的,而我们整个投资体系又是以基金经理为主。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被动应对。


如果基金经理更换的话,我们一方面会去了解新接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看看他跟我们对产品当时的定位是否还比较一致。


其实,一般新任的基金经理在我们基金库里也是有打分的。我们可以判断新任基金经理是不是能够延续我们之前的筛选逻辑。如果可以,那我们可能就会观察,但我们依旧会降低对他的持仓比例。也就是说,如果基金经理换了,我们肯定会做一定的减仓,是不是全部减完,就需要再进一步分析。

  

赛道产品波动较大

只把它当短期投资工具


晓资管:你怎么看待主动管理类型的赛道基金?


朱赟:如果我们觉得产品的涨幅或波动比较大的话,那我们只把它当作短期投资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作为长期投资的底仓品种。


其实从我们持仓里面可以看到,长期拿的都不是那种极致风格的。

  

晓资管:当选择卖出基金时,你会从哪些维度考量?


朱赟:基金管理人更换,还有板块内机构投资者的拥挤程度。


另外以卖的角度上,自上而下来讲,比如像前面我们对成长抱有风险较大的预期,那我们便会减仓成长风格的基金。


自下而上来讲,我们每一周会去跟踪我们的基金。比如基金的投资风格是不是跟我们预测的还相似?因此我们挑选基金的时候,已经对基金经理的一个风格做了一一确定。如果这个基金的风格跟我们当时预测的不一样。我们首先会去跟这个基金经理交流,了解是因为什么情况。其次,如果基金经理本身是个灵活型的,那我们会去听听他调换的逻辑是什么,如果正好跟我们的理解相似,那我们也不会动了;如果跟我们不一样,或者从对他的这个评价上出现偏差(比如他不是一个行业轮动的选手,但他的风格却改变了),那我们可能会对他的产品进行减仓。


总的来说,我们也会综合去考虑、去跟踪。


晓资管:遇到风格漂移怎么办?


朱赟:基金经理的风格和他在板块上的投资情况是能够通过基金净值测算出来的。我们所持有的基金每周都会去测算。如果出现了风格漂移的话,我们一方面会去跟基金经理进行交流,问问他的思路和想法。另一方面,如果他的方向跟我们当时对他的预设不同、或者是我们认为不在他擅长的方向上的话,我们会调仓。

  

晓资管:能不能再介绍一下你的组合?为何有些产品持仓集中,而养老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分散?


朱赟:我们是有三个产品。


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是最早的一产品。也是偏混合型的FOF产品。在这个产品上,我们并不会做太多的择时操作。仓位上,我们配置了比较高的股票型基金。


对于这只产品的定位,我们希望它能够长期跑赢中证股票基金指数。其实,如果每年都能跑赢这个指数的话,该产品的长期收益是要排在行业前1/3的水平。


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款能够分享整个A股市场长期收益的高风险产品。所以在这个产品上,我们能够容忍更大的波动。也因此,在投资上,我们的投资集中度相对会高一点。目的则是为了获取收益。而且,如果我们有比较看好的方向或品种的话,产品的投资基金会再高一些。


另外在仓位上,我们也不会做大幅的调整。


海富通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和海富通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混合FOF是我们的两只养老FOF产品,风险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一个是风险偏低的,一个风险中等的。


对于这两个产品来讲,我们是希望能够获取到偏稳健的收益。因此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控制它的风险。


在获取收益上,不单纯地依靠集中去投资个基,而是通过仓位的调整、结构的调整,再加上个基的选择一起。这时候,个基对收益的贡献就没有那么重要,我们的投资也相应的会分散一些,更能控制好产品的波动水平。    


认可她是挺优秀的基金经理,

就买了她的基金


晓资管:你现在聊比较多的基金经理有哪些?


朱赟:做FOF的基金经理不仅来自公募基金,其实银行理财FOF这块的规模也很大,而且人员的配置也很多。


总体来说,我们看好的基金经理,他们的规模非常快就涨上去了。比如我们去年年初调研了一位行业新锐,她是刚做基金经理没多久,但是在我们的量化评价体系中,她两次都进到我们非常核心的池里面。


我们的打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打,成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的跑一遍。而且我们还有基金池的更新。


当时我们发现连续两个季度她的分都很高,且各项打分都很好。然后我们就去约她调研,调研了解她的背景。从研究背景和时间上,其实她也是个老人了,研究经验非常丰富。之后再了解她的一些投资方法等,以此去判断未来市场适不适合她这样的风格。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觉得还是挺优秀的一个基金经理,所以就买了她的产品。

  

现阶段,专业做FOF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去年开始挖掘的基金经理,今年规模增长也很快。所以还是要提前挖掘。可能我们不会去找偏小的公司,因为它的人员稳定性上会有让人担忧的因素,而且在投研的支持上可能要偏弱。相比之下,我们会去找本身投研平台偏大型的,且在业绩整体性较好的这种。这样我们可能对他有信心。

  

晓资管:你觉得基金经理管多少规模是比较合适的?


朱赟:如果是偏价值型的,我觉得规模可以做偏大一些,比如说100多亿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偏成长风格的或者是偏均衡的,我觉得100亿以内。我们有一个指标叫隐形交易能力,规模太大的话,基金经理这个指标就会下降得很快。

  

晓资管:从投资的角度,你觉得自己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朱赟:我们的优势应该在我们的资产配置的能力上,因为我们团队是真正在保险公司做险资的资产配置和养老、年金的资产配置。我们除了自下而上选基金之外,还有原来的较为丰富的资产配置经验。可以更好的做到自上而下来结合自下而上来选基金,这是我们的优势。


从性格来讲,我是一个偏稳健的人,不会做非常激进的投资模式,这是我跟做股票的基金经理不同的地方。我希望做一个长期的、收益比较稳定的,或者是长期的业绩比较突出的一种模式,而不是为了博取短期的收益,去做一些极端性的操作。


在我们的投资当中,选基金,除了看一些它的指标之外,我们还很重视它的风险指标。也就是说,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会去选一些风控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基金经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选的很准确,如果选错的话,不能出现大的一个错误,进而无法弥补,这是我们在投资当中最忌讳的。这一点,比如我们在做回撤控制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纪律性止损。另外,选基金的时候,虽然我们也选对过很多黑马型的基金经理,但是不能说为了去追求黑马型的基金经理,就可以随意去选。我们选基金经理的时候,会去关注他的一些风险指标。在我们整个评价体系里面,做风格配置的时候,除了看基金经理的业绩优异和获取超额收益能力这些指标之外,风险指标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我们不希望是为了配一个风格,而不顾风险指标,否则的话,可能对我们的净值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偏稳健的投资者。


为人处事上,我觉得挺好的。私下里说,我在申万做部门的负责人时,下面很多人现在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FOF投资经理。在平安时,我们整个部门现在也都在各个基金公司做FOF投资经理,他们对我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我觉得FOF这个领域本身没有一套成型的体系,不能说谁的经验就比别人的好。FOF投资,早年我研究了一下国外的投资评价体系,发现在国内是不适用的,所以我们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方法。那这套方法,没有任何一家说我的比别人的要好、先进。所以说从整个团队来讲,别人对你的认可程度,一方面可能是为人处事上面比较好,另一个是乐意去分享。我还是比较喜欢去分享的,就是通过我的经验,跟更年轻的人去讲讲我所经历过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主观判断跌幅,

如果真的跌下去,越往后越被动


晓资管:从业以来有没有压力特别大,或者说很有挫败感的事情?


朱赟:有。比如2018年的市场,我们当时整个判断是错的。错的原因是因为,在我们所有的指标里面,没有比如像中美贸易这种事件性的事情。但这种事件又对整个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2018年投资的时候,并没有想到2018年是一个大熊市。


2001、2008大家都知道的是不好。2008年主要的问题还是经济过热之后,美国次贷问题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险。但是像2018年,中美贸易问题反复,当时大家都觉得国内政策上会有应对,但是没想到这个事情最后还是对市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所以在2018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在保险公司专门做的一些绝对收益账户,还有年金专户的管理上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当时是以银行的委外资金为主,银行对你的考核至少要到4.5%以上,但算一下根本达不到,所以压力还是比较大。


这也是后来我们为什么要去引入纪律性的止损。这也是经历了一次教训之后总结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主观去判断后面会跌多少,如果真的跌下去,越往后越被动。所以后面我们再做投资时,就会考虑一个计算机制。

  

晓资管:现在这种市场,你是怎么考虑的?


朱赟:年初的时候,我们对市场没有多么悲观。但就是跌下来了,我们就得考虑止损,而且是尽早止损。


其实原来在管专户(包括企业年金、养老险)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最后一波止损的肯定是绝对收益账户,这一次也不例外。跌下来时可能绝对收益账户还能扛,反过来说,绝对收益账户还能扛,那市场就还没到底。直到跌到绝对收益账户扛不住要出来了,那市场可能才会慢慢见底。  

  

晓资管:能确保正收益?


朱赟:操作上,我们还是要偏谨慎一些。配置上以固收为主。其实我们现在对债券也偏谨慎,债券的波动也会很高,而且债券属于越往后风险可能越大一些。年来讲,我们对中国经济并不悲观。如果出乎预期,那我们就会以配期偏短的基金为准,从而规避一些风险。等后面我觉得有比较好的机会时再考虑进入,这样比较好一些。


毕竟从一年的角度,还有机会,不要把自己弄得太被动。比如我们今天还在测算,如果我们对债券不是很看好,那对于债基我们可能全年收益是3.5~4%的水平。今年年初可能已经下跌0.5%了,那剩下只有3~3.5个点的水平。因此股票这块的下跌幅度带来的损伤就不能超过这个数据,要不然你这个产品收益就是个负的了。


晓资管:所以你会把股票仓位减到很低?


朱赟:也不一定很低。我们预期后面再跌10%就已经非常极端了。如果配30的仓位,那跌幅在3%,所以仓位不会配这么满。如果仓位只有15~20%的水平,那后面只是1.5~2个点的下跌幅度,还能控住。

  

晓资管:目前股票偏向配置哪些风格?


朱赟:我们配比较均衡。我们在去年底的时候对成长抱有风险较大预期,所以成长仓位是偏低的。但这波跌下来,我们后面会考虑稍微加一些成长的配置。所以从现在的风格来讲,我们还是以价值均衡为主,成长偏低一些。


晓资管:假如FOF规模一下扩得很大,会不会影响到你在一些基金上的配置?


朱赟:其实还好,我们原来在保险公司也是管理很大规模的。FOF的规模很大的话,比如说100亿这种,其实对你组合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因为下面配的基金会相对偏分散一些,那对整个组合的波动也会降低。


后来我也开始学会管理小规模的FOF基金。小规模基金的问题在于如果你想分散,资金量其实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后来就会去考虑配一些本身偏底仓的、相对可以长期拿的,那可能配比例会稍微高一点。其他的我们会加一些ETF的方式来增加它本身对于某些行业或者板块的配置。


不用去深究这个市场是不是错了,市场永远是对的


晓资管:大道至简,你在投资生涯做了哪些加减法?

  

朱赟:减法的话,如果市场真的跟你的风格或者判断不一样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先做一定的回避。你不用去深究这个市场是不是错了,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永远都是相当于新人在市场里面打拼。我的研究、我的投资经验可能在市场上都相对是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一直怀着一个敬畏市场的心态。我不能把自己做成极致风格;不能认为自己肯定是对的,市场肯定是错的,那肯定会败得一塌糊涂。我觉得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如果你觉得市场没有像你判断的那样,或者是超出你判断能力的时候,做一些防守是最好的。一个是保护投资人,另外一个也是为自己留下余地去反思,再去做一个新的投资规划。我觉得这个是我做这么多年下来的感觉。


注: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 2017-2021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14%、 -21.12%、 35.69%、 49.93%、 5.8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0.67%、 -16.83%、 26.14%、 20.12%、 -2.31%。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2017年度业绩为自合同生效日(2017年11月6日) 起计算。期间历任基金经理:孙陶然(2017/11-2018/6) 、 姜萍(2017/11-2019/10) 、 朱赟(2019/9至今) 。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2-04-26 23:35:53
还在吹
发表于 2022-05-11 23:17:26
名不符实
发表于 2022-06-04 09:34:36 发布于 福建
业绩说话,别吹了。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