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2 16:36:32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天津
主动权益回血了

春季行情差不多走了快3个月,到今天我才发现,主动权益大厂们,目前为止的业绩都还可以,算是难得的赚到了一点回头钱。

其实这两年我也在想,行情有周期,基金公司也有周期。

那些年我们如数家珍的主动权益大厂,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交银施罗德和兴证全球,风格总体偏成长,所以在2019-2021那轮成长股大行情里非常舒适,口碑也好。

再如汇添富,风格总体偏核心资产,之前在消费医药这种厚坡长雪的牛股赛道赚了很多钱。

就算是易方达,是最头部、风格也相当多元的大厂,但“酒庄”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掌握核心规模的依然是坤哥、楠哥两位主要投资消费蓝筹的基金经理。

所以,当我们普通基民觉得市场在变好时,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说,核心资产在变好,甚至于主动权益在变好。

这是我统计的基金公司视角的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比例,筛选的是单只基金规模大于1亿,且旗下主动权益数量在30只以上的基金公司,一些少而精的公司没包含在内,规模太小的也没统计进来。

可以发现南方、摩根资管、汇添富、工银瑞信、易方达等等,一批主动权益较多的基金公司,正收益产品比例都在回升。

南方,今年整体业绩比较超预期。

骆帅的创新动力,李锦文的匠心优选,袁立的品质优选等等,一批基金业绩都不错,而且是两位数的涨幅,希望可以持续下去。

摩根资管,过去整体更偏成长,跟随成长风格的起落,风光过也逆风过,好在今年回血了。

汇添富,之前说过蔡志文的外延增长业绩好,其实胡昕炜、王栩等老牌投资经理,今年业绩也不错,汇添富的风格整体偏蓝筹,沪深300、大票强势的行情,一般不会太差,同样易方达、东方红也类似。

安信,出现在这里我不意外,说实话,袁玮、张明、陈一峰、张竞、聂世林,安信这批业绩不错的全市场基金经理,我都已经赚钱了。

给我的感觉非常价投,并且安信、国海富兰克林、中泰资管,也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三家规模不大,但主动管理做得很有特点的基金公司,希望能保持住。


老熟人们终于赚钱了

假设今年的行情最终就按目前这个节奏收尾,那么对于主动权益,将有一忧一喜两个问题。

忧的是,偏股基金指数(930950)再次跑输沪深300,主动权益的舆论危机还得继续;喜的是,虽然平均数不行,但前几年两连亏甚至三连亏的大基金们,今年的业绩反而还行。

这是我统计的,2022-2023两年亏钱但今年终于跑赢沪深300的,50亿规模往上的基金,熟面孔里,质量蓝筹派还是多一些。

所以说,常用的“大盘成长”,只是一个粗线条的风格划分,具体买什么股票赚什么钱,还不能一概而论。

这两年,核心资产跌得比较多,传统意义上的高ROIC、轻资产、轻投入的好公司,并不受欢迎,以至于今天投资者提到长期配置(拿来养老)的标的,无外乎美股、红利、黄金。

美股和黄金咱先不论,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

主要是红利,似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高股息是未来A股权益投资的唯一出路。

我不否认高股息策略的有效性,但除红利之外,我本人同样接受的逻辑还有质量,也就是与这些业绩回暖的基金高度重合的那个方向。

2020年基金牛市与2015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标的本身的质量问题,核心资产的质地与2015的乐视、暴风不可同日而语。

对前者,跌下来是可以捡的;未来也是有机会,涨回去的。

之前有朋友留言,如果一定要给红利找个搭子,我是选低波还是质量?

我还是,更愿意选择质量。


机构的反思、改革与平台化

这几年市场不景气,投资者在反思,在买指数,这是OK的。

其实,机构也在反思,在改革。

中欧在推固收多资产团队,也在上报指数和量化产品。

而如果仔细观察,非货规模前十里面,汇添富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大概两年前,汇添富给我的印象还是只有主动权益且集中在消费医药赛道。

但现在再看,除了前面提到的主动权益回血外,汇添富的纯债,固收+其实也有了一批很好的产品,比如之前盘到的汇添富增强收益债等。

然后汇添富量化团队的300/500/1000系列指增,业绩其实也很好,在海通分类的主动权益大厂里,华夏和汇添富的指增应该是做得最好的两家。

我觉得,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可以集中,但对一家资管公司来说,平台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谁先做出改变,谁就更早获利。

监管现在不提倡明星基金经理,那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金牛等基金奖项的评选中会出现“量化团队”或者其他团队这种表彰整个投研团队的奖项呢?


先给客户赚10个点

这几年,买基金的同志们,大部分都是亏钱的。

这里有我自己的原因,明明看到有大V在提示风险,为啥还是过度自信,山顶站了岗?

也有市场的原因,2023年以来,A股确实没和海外市场一起上涨,放大了大家的落差。

当然也有机构生态链条的问题,太多人把市场的贝塔当成了自己的功劳,拿了太多的钱,又亏了太多的钱。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还是得想办法把业绩做上去。

对资管来说,讲什么都不如扎扎实实给客户赚10个点。

毕竟,客户赚钱才是最最最核心的衡量指标,没有之一。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4-05-23 07:25:52 发布于 湖南
公募很难,适合大牛市,熊市只能看看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