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9-08-31 11:16:46 股吧网页版
研究宏观究竟有没有价值?

在不同的宏观位置,大类资产表现有明显的规律性:在复苏阶段,股票和大宗商品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在衰退的早期,利率债收益率下行往往较深。行业配置层面,必需消费在衰退阶段有很强的防御性;而券商和可选消费在复苏阶段进攻性较强。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会有相同的韵脚。”宏观趋势更重要的是对投资的实用价值。

宏观趋势就好比给投资者一幅路线图,在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情,确保投资者拿到彼岸的圣杯。1)不同的周期定位决定不同的仓位水位。在周期的谷底,投资的概率分布机会显著大于风险,这时候高仓位会带来更大的超额收益;在周期的峰顶,由于估值较高,此时要更关注风险,仓位要降低到较低水平,这样在后续回落中获得明显的优势。2)由于历史的有效性,对未来判断更加坚定。衰退后期往往会出现一波风险资产的估值修复,今年一季度市场行情正是基于流动性的逻辑。

2016年伴随着新的一轮短周期复苏,A股家电、白酒等消费板块经历了一波估值、业绩向上双击的股价上涨过程。消费主题基金业绩表现的十分抢眼,价值投资也在国内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守住能力圈,足够的安全边际这些投资理念家喻户晓,优秀的投资经理也在现身说法投资中重要的事情不是宏观预测、仓位择时,行业中性策略要比行业轮动更有效,分散投资好于集中投资……

但从宏观趋势的角度看,2017年经济周期进入到扩张后期,消费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其行业的景气性和盈利的持续性理应得到估值溢价;2018年下半年农林牧渔板块的上涨也可以对应衰退后期的行业特征,猪周期的启动也意味这一轮经济周期调整进入尾声。所以一个选股策略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它恰好应对上了宏观趋势的选择,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通过复盘过去几轮经济周期,可以得到A股市场在衰退晚期和扩张早期表现较好,在衰退早期表现糟糕。这种现象的背后显示出估值是决定指数走势的重要因素,而业绩的预期也起到了一定助推估值的作用。1)衰退晚期的典型特征是宏观指标走弱向企业微观层面传导,企业出现现金流压力和债务违约,此时货币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10年期长债、dr007等广谱利率指标下行。股市经历了前期的估值和基本面双杀后,迎来了一波流动性放松的估值修复行情,因此衰退晚期的市场往往在恐慌情绪释放后有较大幅度的超跌反弹。2)扩张早期市场表现较好则是对应业绩好转带来的估值扩张,此时通胀温和,货币政策从宽货币向宽信贷过渡,宏观趋势助推市场上涨。3)扩张晚期,虽然市场业绩还在好转,但物价上涨导致流动性的掣肘开始增加,估值回落抵消了大部分业绩的增长,市场从趋势上涨转为震荡行情。4)衰退早期,估值和业绩的双杀使得A股进入市场最糟糕的时刻,从大类资产角度,债市绝对占优股市。2018年是衰退早期阶段,如果投资者没有降低仓位,没有配置防御行业,投资组合将是惨淡的一年。

A股市场,从行业超额收益来看:1)消费板块确实提供了稳健的业绩表现。在扩张阶段和衰退早期行业均有超额收益。特别是对相对收益考核的公募基金来讲,消费板块值得坚守。本轮经济短周期2016、2017年食品饮料行业演绎地淋漓尽致。2)聚焦当下周期位臵来讲,经济呈现出衰退后期的景象,金融和成长板块有明显的超额收益,2018年底启动的券商行业即为板块的预演。3)周期行业不受市场青睐是有原因的。周期行业只有在扩张早期有超额收益,其他阶段超额收益皆为负值。


相关话题:#从宏观视角看 当前A股机会在哪?#​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19-09-03 09:39:31
不错的贴子,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9-09-03 09:33:17
写的中肯,获益满满,非常好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