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和2020两个基金大年让新入市的投资者对基金收益率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以为像2019和2020每年40%多的收益率是投资基金的常态,其实这是对基金投资的一种误解。
公募主动基金从2003年到2020年底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在17%左右的水平,这是在A股不是有效市场之下主动基金能够获得不菲超额收益的结果。随着A股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个人投资者总体投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主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长期来看肯定是趋于下降的。
而从基民过往投资经历来看,绝大部分投资者还远远达不到主动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水平,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来形容恐怕都不为过。不说追涨杀跌的那部分投资者,即使比较理性成熟的投资者也很难拿到基金的全部涨幅,因为我们不可能长期持有、完全做到一动不动,恐高了总会有一些止盈动作,然后又通过抄底或定投的方式再拿回筹码,之间的折腾会丧失掉一部分盈利,我认为能做到15%的年化收益率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新基民的高收益幻觉呢?我认为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第一当然是2019年和2020年火爆的基金业绩,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给新入市的基金投资者产生了基金一贯如此的错觉。殊不知,基金投资也有大小年,业绩火爆一年两年总要歇歇脚,震荡或者深幅调整都是可能的。
而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根本不知道,有多少老资格的投资者根本没办法熬过2018年单边下跌的“毒打”;当我们今天云淡风轻地谈论基金大年的时候,可能根本没人想过,真正拿到2019年和2020年大部分收益的人少之又少。
第二是再差的行情里总会有逆势大涨的基金,尽管这种涨幅与我们大部分人无关,只有干看着眼馋的份,但你要是敢追高买入大概率会吃套甚至深套。
第三是我们对高收益伴随的高风险认知不足。我们在追求高收益的时候默认了我们是风险偏好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一碰到稍微大幅度的浮亏马上就交枪投降了。而那些凭借“不成功便成仁”胆识的“勇者”,极少数幸存者封了神,更多的人则成了陪葬的“炮灰”。
投资的世界里有一种收益率叫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什么说它无风险,是因为它是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基本上不存在违约风险。
凡是高于无风险收益率的投资工具,必然伴随着更高的风险。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高收益,如果存在高收益,那必定是对高风险的一种补偿。
所以,凡是我们听到或者想到的高收益,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
当你想在基金投资中谋求高收益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何德何能,我凭什么来赚取这份高收益?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别家基金业绩今年也有好的,
老谢就是持仓组合有些问题,希望能知耻后勇,下半年业绩有所提升,不要辜负大家对兴全公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