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坤成为第一位主动管理规模达到千亿的基金经理后,近期一条消息再度刷屏,引起了基民的广泛关注。
第二位规模超千亿的主动管理基金经理诞生了!他就是景顺长城的刘彦春。对于他很多人不陌生,他也是偏爱消费重仓白酒的基金经理。由于一季度新增的230亿规模,使得其名下总管理规模达到1015亿,仅次于张坤的1331亿
正在春哥的粉丝们欢呼雀跃,庆祝自己中意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再上一层楼时,老兵却为春哥捏了一把汗。
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管理规模是基金业绩的天敌。国外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早就向人们启示一个道理:随着规模扩大,基金的管理难度也在加大,基金经理业绩会随之出现下滑。
很多有先见之明的管理人会在基金规模持续上涨之时,有针对性有节奏的控制仓位,甚至减仓处理,以降低规模上升对业绩的负面影响。
所以,无论是坤坤还是春哥,又或者其他规模正在不断蹿升的明星基金经理的粉丝真的要有心理准备,需要放低对自己偶像的业绩预期,毕竟管理大体量的资金难度真的不小。
那么会有人问,究竟规模会给业绩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呢?
老兵先抛出结论:对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总体来说规模每上升1亿,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会下降0.06%,规模每上升100亿,超额收益会下降6%。
接下来老兵就来讲讲,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
首先,老兵提取了市场上全部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并算出每一只基金从2010年~2020年每年的规模。
基金某年规模=(当年末年报披露规模+前一年末年报披露规模)/2。之所以取平均,是因为基金规模在一年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取平均更加合理。比如,一只基金2017年规模=(2016年报披露规模+2017年报披露规模)/2。
之后,算出各基金2010~2020年间每年的超额收益率。计算超额收益率是为了消除市场上涨下跌的影响,比较纯粹的考察基金经理自身的管理能力。基金某年超额收益率=基金当年收益率-全A指数当年收益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金经理管理时间不足5年,也即2016年初后才走马上任,则要将这样的基金剔除。基金经理管理时间太短的话,数据不足,就难以准确地判断其规模和业绩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于每一只基金在其基金经理管理期间,用每年的超额收益率序列对每年的规模序列进行回归,求出值。
这样表述有点枯燥,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以益民红利成长基金为例进行说明。
这只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6月任职,所以要计算出2016年~2020年每年的规模。比如,2019年规模=(2018年披露规模+2019年报披露规模)/2。这样就得到益民红利成长的规模序列。
第二步,看看这支基金2016年~2020年间每年的超额收益率。比如,2017年的超额收益率=2017年基金收益率-2017年全A指数收益率。对每一年都这样处理,就得到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序列。
第三步,用这只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序列对规模序列进行回归得到值,这个数字等于-0.078%,意思就是规模每上升1亿收益率就会下降0.078%。
在得到了一只基金的值后,我们如法炮制,针对所有的偏股混合型基金都按照这样的处理方式进行计算得到每一只基金的,并对所有求平均就得到了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对超额收益率整体的影响。
这个值就是老兵在前面说的-0.06%,即每增加1亿的管理规模,超额收益率下降0.06%,每增加100亿的管理规模,超额收益率下降6%
所以,对于手里拿着超巨规模基金的基民来说,要稍微留意一下,谨防规模偏大对业绩形成压制。
当然,如果基金公司能够持续在基金经理身上投入更多资源,或者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规模的负面影响,延缓业绩的下降速度。
投基老兵,专注基金2200天!学习基金,欢迎关注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