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一件事情,我一直记得。
有一次高中秋游,预定出发时刻很早。
天还没亮的时候,我就打车到了校门口。
但一下车,我一摸口袋,便发现钱包不见了,一定是钱包从很浅的口袋里滑落了。
向已快速开出一段距离的出租车叫了一声,无回应。
那时候天很黑,没有手机打车软件,也没有拿小票,摸黑寻了一小段,只能作罢。
你是否也时常想起这样一些事情,萦绕着你,即使发生在很久之前?
丢了钱,被偷了东西,别人借钱不还,投资亏钱。
或是他人冤枉你做了你未做的事,一直委屈到现在。
而你对你赚钱的时刻,受到表扬的事件,往往忘了,即使记着,也不会时常想起。
这就是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我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
人为何天生厌恶损失?可用进化论说明。
在人类发展的三百万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
狩猎看运气,要承担风险,种地要看天。
人在为生存奋斗,损失仅有的食物就可能死亡。
不看重损失的人,就容易饿死,最终导致不看重损失的基因越来越少,厌恶损失的基因越来越多。
故现代人类,会不由自主地痛心于损失,尽力要避免它的发生。
这虽然是一个防止自己死亡的好基因,但是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又有基因从未接触过的资本市场,所以损失厌恶常常给人造成困扰,给人带来损失。
知晓以上内容后,我们就知道自己不总是理性的,若无刻意改变,会总是犯下同样的大错误。
比如买入最强基金后,容易受不了跌,受不了收益回撤,因为亏钱的感觉就好像濒临死亡一样,最终心如刀割,卖在低位。
卖出之后,若看到一直涨,又会感觉自己错过了本该赚的钱,亦是损失,心如刀绞,最终受不了涨而买在高位。
应对损失厌恶的方法,就是去认识到这个天性,思考它,同时展开相应的实践。
损失厌恶可细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知道此事有损失的可能,故不做。
二是不知此事有损失的可能,做了后遭遇亏损,做出了不理性的操作。
对于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人,他们知道股票和偏股型基金都有可能大跌,故选择不投资股权市场,只投资货币基金、定期存款、国债等最为安全的投资标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么做机会成本很高,失去了获得大额收益的机会。
另外,几年后,几十年后,会突然发现自己的钱一直在遭受通货膨胀的侵害,大幅贬值,钱不值钱了,此时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隐隐作痛。
对于属于第二种情况的人,往往是在股市大涨时,连涨到觉得没有跌的可能,看到大家都在赚,于是入场。殊不知,此时往往是阶段性高点,买入后很容易遭遇大跌,终受不了账面损失而卖在最低点。
第一类人有时候又是第二类人,他们面对不熟悉的高风险投资或骗局时,没有基因记忆,意识不到风险,大举投入,终损失累累。
第二类人有时候又会变成第一类人,亏之后,只投很低风险的正规投资产品。
此时的他们,又容易变回第二类人,因为他们看到他们卖出的最强公司股票、最强基金不断在创新高,最后受不了踏空,又一次在高位入场,不断循环。
所以,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解决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定要形成正确的认识:
1. 损失厌恶是百万年演化而来,这种感觉往往是过度的,会造成不理性行为。
2. 任何股票、基金在任意一天都有大跌5%以上的可能。
3. 任何股票、基金在任意一段时间都有连跌的可能,都有大跌50%以上的可能。
4. 最强投资标的会在大跌中不断新高,曲折向上。
5. 不投入不可以亏的钱。
6. 通货膨胀永远存在。
7. 警惕骗局。
不断强化这些认识,就能慢慢去接受一时的跌,从而在定投最强基金的几十年中,收获几十年的收益。
以上,就是在投资中避免损失厌恶给自己造成一生的损失。
在另一方面,损失厌恶也可以为自己所用。
在销售好的产品,推广好的理念时,除了要说它们有多好,还要强调不买它们的坏处,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种强调不仅可以对他人说,也可以对自己说。
如:最强消费白酒定投一生,最强科技纳斯达克定投一生,不用管涨跌,不用管点位,不用管消息,不用管他人言论。
管得越多,越容易割肉、踏空,越容易少赚、多亏。
经常写、看、说、听这样的言论,就能帮助自己形成大长线投资思维。
再如,你每遇喜欢的人,都只是远远看着,此时就要想一想如果每次都不上前,那现状就不会改变,就会一个人终生。
此外,当别人对你使用“你不这么做,就会有大量损失”的框架时,你也可以多思考一下,是对方说的就是对的,还是自己的厌恶损失天性导致了自己相信对方。
在保险、语言培训等领域,从业人员会经常使用此框架。
有一次一个地推人员把我引到一家日语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就一直对我强调,你若不来此学习日语,每日无所事事,那一定会一事无成。
这就是动用损失厌恶,蒙蔽人的逻辑思维。
知晓损失厌恶,可以帮助我们投资,帮助我们向别人和自己传达优质信息,同时也能给自己一份警觉,不成为损失厌恶的牺牲品。
作者:火土定投一生
若觉得以上内容不错,欢迎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