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突然起飞,下一步如何操作?
今天,银行、保险和地产终于也秀了一把,而我今天想讲的并不是切换到价值板块还是继续与抱团股共舞。
一直看我们文章的读者知道,我们的权益仓位目前在六成左右,大部分偏价值和顺周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近期看一些抱团文章的一些感受。
基金抱团是这段时间的市场热词。
对于抱团,简单逻辑就是,抱团板块的业绩好——越多的人申购基金——基金手里的钱越来越多——继续推高基金重仓股、推高抱团板块——基金业绩继续上涨……,如此循环。
而这个循环通过不断进入的资金实现不断的自我强化。
现在最常听到的就是“谈估值你就输了”,搞价投的,都不敢大方承认。
估值成了反向指标,越是高估涨得越好,那么,看估值还有意义吗?
都说树不会长到天上去,我们不妨来较较真,看树为啥不能长到天上去?
树长得越高大,根系越发达,枝叶越是茂盛,能够吸收的水分越多,获得的阳光和雨水越是充沛,生长的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树木生长的正反馈过程:高大->吸收养分多->更高大
如此无限循环下去,长到天上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现实中却从来没有过上百米的树木,什么原因呢?背后某些规则在制约这个过程。
按物理定律,水压和高度成正比,随着树的长高,把水分从根部吸到树冠需要的力量越来越大。
到了一定高度,树冠就无力把水分吸上去,也就无法再长高了。
再如,草原上草太多了导致牛羊肥壮,大量繁殖,而牛羊繁殖多了又把草吃光了,牛羊的数量又降下来,这也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
正反馈总是把事情推向极端,而负反馈默默的维护平衡,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
以下这段有点绕:
股市也是如此,资金可以不断推高价格,但价值又反过来约束这种变化。
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如果确定了未来现金流和股票的买入价格,也就决定了投资收益率。
未来现金流和投资收益率是正向关系,而估值高低和投资收益率是反向关系。
好的公司,未来现金流再多,如果价格太高,长期投资收益率也不好;
差的公司,只要未来现金流不为负,且价格够低,长期投资收益率也不错。
资金把价格推得越高,未来长期投资收益率越差,潜在的买家也就越少,只能降价卖出,导致价格下跌。
这是价值对股票价格的客观约束,是股价变化中的负反馈,使得价格长期只能围绕价值波动。
哪怕是股王茅台,如果在07年牛市顶部100倍市盈率买入,最快也要到12年才能解套,期间最大回撤达60%,虽然最后靠盈利增长消化了估值,但这个过程恐怕没几个人能坚持下去。
当然,股票的价值来自未来现金流,因此,判断股票的价值不仅仅看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成长因素也至关重要。
但未来的成长很难估计,人性是短视的,喜欢简单外推,人们习惯把近期的业绩增长外推到未来。
近期业绩不好时对未来悲观,近期业绩好就对未来乐观,反映在股票的估值指标上就是大幅度波动,悲观时10倍市盈率觉得合理,乐观时100倍也觉得合理。
连专业研究员都很难保持客观理性,更别说普通散户了,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成长,更多的只能是参考过去的历史估值,毕竟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
操作层面:如果你此时没有和泡沫共舞,那么,机构扎堆抱团的食品饮料、新能源等行业,建议就不要碰了。
当然,也有不少小伙伴认为银行地产只是短暂的崛起,新能源白酒光伏军工只是假摔。
如果你实在想趁着回调上车瓜子、鸭脖子、榨菜这种长期确实优质的赛道或者是想上车新能源车这种,终点比较确定的板块,也不是没有办法。
有以下三个路径选择:
一、慢慢定投。这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摊薄成本的办法,毕竟现在是高位,我们预期它未来大概率会向下震荡,然后,伴随着板块的业绩不断消化估值,又会逐步上行。当然,这有个过程。
二、你有信仰,相信无论从产业规划还是目前现状,新能车就必须要有个30%的复合增长。那在面对市场震荡时,你就要抵制住,能扛!不要被轻易震下马。
三、带着安全带共舞。用右侧追趋势的操作模式,同时设个10%回调,作为自己的止盈(损)位。趋势不变,那就一直拿着。
四、已经看不懂了,就算了。当然也可以像我这样,错过了新能源车就错过了,主要消费医药那些之前止盈了,就一时半会儿不介入了。
我最近也在看基金抱团的相关研报,其中有一篇这里要隆重推荐给大家,文章名:《A股4次著名“抱团”事件启示录》,来自招商策略研究
全文梳理了从2007年至今的历史上著名的四次抱团的持续时间、抱团板块、原因、瓦解,以及一些启示。
因为,我们是在2006年那波大牛市入市的,看了这文章,有一种非常强的历史代入感。
文章有点长,1.8万多字,我是打印出来,非常认真的通读了好几遍,值得大家一读
在总结的九点中,有一点其实蛮有感触的:估值在抱团中不是那么关键,试图用高估和低估来判断拐点多半是徒劳的,核心在于有“抱团-申购”机制的存在,抱团板块的估值可以给到很高。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估值已经脱离地心引力的股票——特斯拉,其PE估值已经达到了1400多,你说,这样的股票看估值有啥意义,人家讲的是星辰大海,你跟我谈什么估值?!
其实,当一只股票或板块的估值超过历史上的80、90水位,这未来的涨跌已经和估值关系不大了。更多的是情绪、梦想方面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最难量化的。
之前看过不少基金经理的访谈,一些成长类的基金经理也很少有用PE给企业估值的,PE估值只适用于业绩相对成熟稳定的企业,他们大都通过行业空间,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占比,来推断这家企业能走到什么市值。
我们之前的文章其实也分享过,估值更多的是一种底线思维,比如2018年,为什么敢于不断买?
就是因为估值已经跌到了5年甚至10年的最低,此时买入,不一定立刻会涨,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它下跌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此时买入,假以时日,未来大概率会涨,并且又足够厚的安全垫。
而冲破了正常范围的估值,那都是“非理性繁荣”,涨到什么程度,任谁也预测不了。
聪明如牛顿,也曾说过:我能计算天体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that's all.
欢迎关注自媒体号:不在此山中。入市15年的投资老司机,手把手带你投资!
#白酒卷土重来 还会继续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