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数据出炉,GDP同比增长18.3%。
看图,从2011年我们告别两位数增长,乒乓球式下台阶到6%左右,这是10年来首次重回两位数增长!
虽然有去年的低基数因素,去年挖的坑,今年爬;我们先爬出来,所以流动性也比国外先收;也要注意增速二季度见顶的预期,后面的数据大概率要往下走。持续这么高两位数也不太可能。
但总体看经济动能和结构还是比较强。市场还不是系统性熊市,机会还是结构性分化为主。顺周期+高景气业绩对抗估值收缩的方向。
面对波动,耐心也许是更好的投资方式。
相信大家经常听到的话是:投资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做时间的朋友。
案例会讲,一个年轻人从20岁开始,每年只需存下1.4万元,并将钱进行投资,获取20%的收益,年年如此,直到60岁退休,整整40年,最后会得到1个亿。
故事会讲,巴菲特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就是“人生就像是滚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雪很湿,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长,比喻复利增值的时间很长。
道理都懂!
但现实中,很少有人真正能做到“长期投资”,大部分人没能成为时间的朋友,反而变成“时间的仇人”。
比如基金投资方面,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之前数据,公募偏股型基金近19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16%。但极少数基民真的赚到这份收益。
或许更应该反思和正视长期投资面对的挑战,再对症下药:
1) 对抗人性,投机一把梭哈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有多少人能管好自己的手,特别是面对弱市时的持续亏损,看着账户中不停翻绿的数字,难免会心慌慌,对基金投资产生怀疑,最终忍痛割肉离场。
长期投资很大程度是逆人性。但本质上,很多投资者对时间价值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实现一夜暴富。
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权益类基金,本质上都是在买“企业的价值”。企业股价短期内可能会随着市场上下波动,但长期来看会回归内在价值。
所以,短期投资并不是在投资企业的价值,更多的可能是博弈的成分,追求短线操作,将投资等同于投机,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但长期投资,更多的是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认可,基于对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等的考量。只要企业真正优秀,长期就可以创造股东价值。
如果投资者为了获取基金净值的价差收益,频繁地买入卖出,会大大增加申购、赎回的成本,实际上损害了自己的投资收益。
2)没有用对“正确”的钱,长钱短投或短钱长投了
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长期持有必然要用长期的钱、匹配的风险承受度,这是基础。也就是说,投资基金的钱应该是你的“长期闲钱”,即3到5年内,日常生活用不到的钱来操作。
因为,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资产价格可能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包括历史上的茅台,也遇到过塑化剂风波。
如果投资者投资使用的不是“闲钱”,面对短期市场下跌时,就有可能为了生活所迫或者其他开支,不得不低位割肉,斩仓出局,也会丧失市场长期转好带来的亏损填平甚至获益的可能。
所以,只有用闲钱投资,才能避免被迫做出很多非理性操作,最终导致投资亏损或失败。
3)选错产品、上错车
很多朋友说长期投资,我用长钱可以,对抗人性我用定投固定扣款也可以,但为啥还是做不到长期投资?
还有原因是选错了产品、导致投资体验很差。我们面对的是数千只权益基金,要找的是风格稳定、有长期投资实力的基金经理。
因为基金产品短期业绩表现往往没有可持续性,但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和能力是具备可持续性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具有长期的配置价值。通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他的风格非常稳定,而且他的投资能力也很稳定,经历牛熊洗礼、投资能力的持续性也很强。
但这样的基金经理注定是稀缺的,市面上TOP20%的基金经理值得我们pick、且必须找对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风格。
比如受不了波动些的成长风格、就选择稳一点的深度价值风格;受不了高波动的行业主题基金,就选择全市场均衡配置的基金。
怎么选到优秀的基金,就需要交给一些专业投顾平台的分析啦,或者多看老司机的选择,考察长期的表现。
然后坚持长期定投是最优解决方案。长期投资的过程除了分散风险、平摊成本外,还是一个积累筹码的过程,所有的积累都是为了最后“止盈”时刻的到来,止盈看市场估值比较有参考意义。
所以,短期内基金收益处于震荡甚至下跌时,只要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切忌因为暂时的损失而停扣,反而应该持续扣款,加大扣款。
短期看,可能仍要继续亏损,但换个角度,市场下跌阶段中,固定的金额申购的基金份额会越来越多,长期看,市场转暖时收益反而会更大。
拥抱权益时代,正确的做法还是坚持持有优秀基金管理人的产品,不为市场波动所扰。只有懂得坚持的人,才更有可能收获最终的时间玫瑰。
心理按摩完毕。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