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不废话,我要看娃,两娃,二娃前两天生病还没好,老婆上班没回来,超级奶爸超级忙。
盘面上看,今天三大股指全面收阴,上证跌27个点,收在3597亿,虽然跌幅不大,但1万亿的成交量出现在下跌状态,看起来还是凶凶的。
再看这一轮5月11日起步的升值牛,主力板块大金融和大科技,大金融里的券商、银行、保险,本周表现都不好,有调整的迹象;
大科技方面,今天算是第一天出现集体性的调整迹象,在这之前,表现的很不错。
而其他两个贯穿这轮牛市全程,一直表现惊艳的消费和医疗,也在前高附近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综合来看,今天可能是一波调整的开始。
造成这波调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分析下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快速的上涨的不符合慢牛的需要,回忆这一轮始至2018年10月的慢牛,每一次快速的拉升的都往往伴随政策的降温,每一次快速的下跌都会伴随着政策的呵护,所以这一次市场自热式的行情启动,如果演变成急涨,是不符合慢牛需要的。
第二,莓果5月份的就业数据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改善,阶段性收缩国债规模,可能会发生,这比市场预期的要早很多,现在机构内部是有这个担忧的。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次行情就彻底夭折了呢?
总得来看,大可不必那么悲观,
第一,慢牛是需要,急涨不允许,大跌就可以了吗?
也不行吧,好好正视慢牛行情吧,听人劝,吃饱饭。
第二,市场不是没有低估的机会,沪深300TTM14.58倍,中证500TTM25.59倍,银行、保险、证券都处在历史的底部区域,而科技、医疗的成长性也非常确定,机会有,而且不小。
第三,还是要做好一定的防守,这次行情从另一个角度看是科技和大金融的补涨行情,现在看他们两个都被降温影响,再叠加消费和医疗的调整,如果形成共振,短期的杀跌有可能也比较急,对于部分波段投资者来说,适当的降低和转移仓位很有必要。
当然,对于基金定投的朋友来说,恰恰是好事情,如果市场就此上去了,连科技也补涨到位,大金融也不低估了,我们又该投资到哪里去呢?
市场如果真能预期的那样走出慢牛行情,那么对于并没有太多投资经验和能力的投资者,通过持续的定投就能把握资本市场的红利,不正是一件乐事吗?
至于投资的方向,目前看,还是科技,大金融和中小市值,再就是港股新经济板块,这是我这一段时间持续投资的重点。
总结今天的观点:
1、监管层持续降温,莓果阶段性收缩国债的隐忧,导致了行情的调整。
2、仍然没看到系统性风险,波段操作者控仓位,长期投资抓机会,各取所需。
3、方向仍然是科技、大金融、港股新经济,注意医疗的调整幅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