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次,每季一次,我会给朋友们简单复盘分析公募基金整体持仓的变化。时间大概是每年的4月底(一季度报),7月底(二季度报),10月底(三季度报,次年1月底(四季度报)。今晚就是4月底那次。
先来看行业情况。
顺周期行业如银行、化工被大幅加仓,这两个行业是低估值行业里面逻辑最顺的。银行受益宏观经济见底回升,不良坏账率下降利润回升。化工受益全球经济复苏,产品持续涨价。
业绩继续大幅增长的医药生物,少部分业绩持续超预期的建筑材料以及受益海外疫情蔓延出口替代的轻工制造被小幅加仓。
低估值+逻辑反转失败的非银金融(主要是保险)以及一季度前期估值被炒上天的电气设备(新能源)被大幅减持。担心原材料上涨导致业绩下降的家电被小幅减持。
为什么说保险是低估值+逻辑反转失败呢?
大家看下图,在今年之前招行和太保的走势高度相似,尽管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保险。说明市场对待招行和太保的预期逻辑相似,都是赌2021年迎来业绩困境反转。
可惜随着最近几个月的经营数据披露,招行业绩确实是反转了,而太保却没有迎来反转,最终招行和太保的股价也分道扬镳了。
我最近跟一些基金经理朋友沟通交流,他们不少都加仓了保险然后又减仓了,赌错行业拐点只能暂时认输。中国太保股价大起大落,波动比去年年中更大,说明是有不少资金盯着保险行业拐点,只是短期博弈失败了而已。
数据来源:Wind
在上图的基础上我又加入中国建筑进行对比。大家可以看到,相比招商银行和中国太保,中国建筑的波动非常小,最近的波动跟去年年中的波动没太大差别。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没有资金去博弈基建行业的拐点,自然也谈不上博弈失败。所以我之前跟大家说,银行反转成功后,下一个迎来反转的低估值三傻(保地基)可能就是保险。
数据来源:Wind
公募基金因为有业绩排名压力,如果某个季度基金业绩排名落后,就会被基金投资者吐槽,被媒体的闪光灯聚焦报道。所以基金经理很多时候被迫选择业绩最好能不断超预期的行业,如果短期1个季度看不到业绩有起色,就先减仓出来等机会,避免拖基金业绩的后腿。
北上外资没有业绩排名压力,这是外资和内资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使保险行业困境反转失败,北上外资第一季度依然持续加仓非银金融(主要是保险)
沿着思路再插一句,之前有朋友说选规模最大的基金构建基金组合,这种思路其实是最不好的。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基金规模是双刃剑。基金规模大了,基金经理在公司内部掌握的资源更多,确实能提高业绩,但规模名声打出来后,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绑架,创造超额收益难度更高。前几天张坤的基金披露一季度报,大家恨不得把坤坤的底裤都翻出来看看是什么颜色的。
扯远了,咱们继续说2021年一季度基金持仓整体变化。公募基金配置港股的比例持续提高,无论是配置港股的资金规模,还是进入基金重仓股的港股数量都大幅增长。港股持仓数据增长很快,略超我预期,如今回头看我只给组合配置20%-25%的港股基金其实也偏少了。
我还是年初跟你们说过的那几个观点,2021年港股市场投资机会大于A股市场。从目前的条件看,港股很大概率会成为中国纳斯达克,港股将聚集代表中国新经济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仅有A股代表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加上港股才可以。
下面这个图是基金持仓规模最高的20只港股,但受限于港股通。国内基金到港股市场配置股票目前主要还是靠港股通,阿里巴巴没有纳入港股通范围,基金买不了导致表中没有阿里巴巴,否则以阿里当下估值以及市场地位进前20名是大概率的。
最后便是基金持仓规模最高的20只A股,不过光看一个季度的排名是没太大意义的,结合上个季度的排名对比看才能发现一些东西。基金相对来说总是要持仓股票的,卖掉一只股票就要换入另外一只股票。在不考虑整个大盘情况基础上,排名上升或者下降只能是股票基本面质量出现了问题。
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中免、宁德时代、泸州老窖、药明康德、迈瑞医疗、隆基股份、亿纬锂能、伊利股份排名基本不变。也就是说,以上股票相对其他股票的基本面依然比较硬核。
海康威视排名大幅提高,已经超越中免成为老三了。海康威视最近正在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安防业务见到天花板后,AI智能识别业务接棒驱动海康继续成长。招商银行经过一年时间重新出现在前20名持仓。肺炎疫情出现经济下滑,基金们就把招行减仓了,如今看到经济复苏,银行坏账率下降,又重新买回来。总的来说,海康威视和招商银行属于基本面改善上升的。
立讯精密从第10名直接跌出20名,TWS销量预期持续下调,市场担心立讯精密未来的业绩增速会减缓。这个风险其实从上一期就可以提前得知,2020年三季度,立讯精密还是基金第3大持仓,去年四季度就跌到第10名,但去年四季度立讯精密还没开始大跌,今年一季度才崩盘的。
顺丰控股从13名跌出20名开外,这个雷已经炸出来了,就是快递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很多基金都中招了,没办法提前判断。
所以按照以上排名升降逻辑,大家需要对美的集团接下来的业绩提高关注,小心炸雷。去年四季度美的集团还是第3大持仓,如今已经跌到第9名。
鬼故事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侵蚀家电产品利润。以及下半年出口量下降,去年开始讲的家电出海大趋势不及预期,做好跟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