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绝对是2024年备受关注的一条成长赛道:
成交额:从年初的单日不到100亿一跃到10月最高单日超过640亿;
涨跌幅:9月至今低空经济指数上涨超过22%;
政策面:据不完全统计,从全国到地方,今年出台了超过25条扶持政策,全国11个省市已建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虽然行业发展迅猛,但专注于低空经济的基金却寥寥无几。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市面上为数不多聚焦低空经济的基金——永赢低碳环保智选。
数据来源wind,低空经济指数为8841750.WI,2024年1月日均成交额为88.6亿元,2024/10/8成交额为646.98亿元。涨幅区间为2024/9/1-2024/10/17。
一、聚焦低空经济,产品少有且调仓灵活
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市场表现,低空经济板块都展现出更高的发展空间,相比新能源、军工的其他板块,该赛道今年涨幅弹性更强。
低空经济产业链与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等有一定个股重合度,部分科技类基金可能会配置一些低空经济个股。但相比其它基金,永赢低碳环保聚焦低空经济板块,行业集中度更高也更为纯粹,调仓换股更具针对性,力争更好捕捉对应的投资机会,属于较为少见的纯粹关注低空经济的基金。
数据来源wind,2024/1/1-2024/10/15,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二、持股集中,弹性强、锐度高
在低空经济热度尚未高涨之前,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就入场布局了低空经济板块,基金经理通过前瞻布局优质赛道、精准捕捉相关优质个股,力争为持有人带来更优体验。以2024年二季报为例,本产品在报告期内大幅增加了低空经济中飞行汽车、商业航天等细分概念的持仓。
同时,本产品持续看好低空经济板块,连续四个季度提升前十大重仓股比重,进一步增加产品锐度,努力在行情到来时可以率先冲锋,力争更多收益。
重仓股数据来源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定期报告,2023Q3至2024Q3各季度末本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重分别为47.50%、53.52%、56.72%、59.39%、67.36%。季度末重仓股不代表现阶段持仓及未来投资方向,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具体以实际投资为准。
三、投资理念及后续重点关注方向
在中长期维度上,低空经济将仍然是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持续看好及聚焦的方向。一方面,低空经济战略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各地出台的政策也把低空经济放在重点位置,决心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低空经济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处于起步期,尚未被大量资金关注但成长性又较高的产业。
截至2024年8月,中国低空经济产业企业总数已超1.3万家,到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随着政策扶持,产品不断落地,低空经济有望像此前的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等进入业绩兑现期,行情可期。
数据来源:通信产业网、《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多催化。年内一些重要展会上,部分eVTOL整机企业有望会正式发布自家产品,甚至试飞,将给板块带来新的利好支撑。此外,今年发行的特别国债中或许也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低空经济发展与落地,都会纳入重点关注。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6387)$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16386)$
#科技主线看低空经济?#
#A股全面拉升 创业板涨逾4%#
基金关注方向仅以当前市场情况判断,不必然代表未来投资方向。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敬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本材料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材料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材料,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