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2 19:25:4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重识超长期特别国债

大家好,我是富荣中短债的基金经理龚克寒,管理产品一年多以来,感谢大家对这只产品的支持,我也觉得是时候和大家不定期的做些交流了。

 

今天交易所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价格异动大涨,债券的关注度再提升一个level30年国债虽“香”,但债券价格也会有波动,尤其是长期限债券,理性投资很重要。借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债券的小知识。

 

 

是什么?

特别国债是为应对突发事件,有特别用途的国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到期期限特别长,用途方面主要服务于中央的重大战略支出,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2020年用于抗击新冠疫情等。

 

如何发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通知,今年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期数分别为7期、12期、3期,总共22期,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发行时间方面,将从5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其中,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在517日发行,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在524日发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在614日发行。

 

可以看出,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较为缓和,供给的间隔也比较长。

 

其中,517日发行的今年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面值总额400亿元,付息日为每年520日和1120日(节假日顺延),是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中规模最大的。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年内拟发行12次。

 

 

怎么用?

募集之后,投向何方尤为关键。

 

关于资金使用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此前介绍,将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历史上的三次

此前,我国曾三次发行“特别国债”,第一次是1998年,彼时正遇上亚洲金融危机,发债2700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四大行的资本金,提升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次是2007年,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并加强外汇资产管理而发行1.5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外汇组建中投公司;第三次是2020年,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抗击疫情,旨在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以及保障民生,减轻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老百姓如何购买?

一般来说,日常购买较多的主要是储蓄式国债,广受老百姓欢迎,而利率下行阶段,国债发行时就固定票息的模式更是香饽饽。

 

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这类国债可以上市交易,流通性较高,交易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波动。

 

从机制上来讲,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一般记账式国债相同,个人投资者不能通过发行系统直接参与招标购买,但理论上可以在交易所市场或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开通账户,购买和交易超长期特别国债。

 

 

 

 $富荣中短债债券A(OTCFUND|013520)$$富荣中短债债券C(OTCFUND|013521)$

 

 

风险提示:1、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和合作客户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材料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材料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2、本材料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3、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4-05-24 03:27:31 发布于 贵州
仔细甄别,严控风险,莫蹈覆辙!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