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2-11-25 14:16:05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前3年达标,意味着什么?

关于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家比较关心新能源车的发展空间还能有多大?政策还会不会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车渗透率、产销量等数据也成为新能源车景气度的高频数据,也影响着新能源车赛道的表现。

从历史的数据来看,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2015年约为1%,到2019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至5%,到2020年底渗透率一直无法突破6%。在这一阶段,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补贴政策的“政策推动”,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在政策的补贴下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随着销量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由“政策扶持”向“市场驱动”切换。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退坡,销量也由此下滑,这也是当时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但在全球碳中和以及国内“碳3060”目标等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高速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渗透率升至13.4%。从乘联会公布的月度数据所计算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来看,已经快速增长至当前28%附近的水平,即每个月新增的汽车销售中,有1/4左右为新能源车。

在不断增长的渗透率下,新能源车产业链看似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而如果按照当前渗透率继续增长的态势,乐观地预测到今年年底渗透率可能增长至35%。

新能源车渗透率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增长了四倍,留给未来的成长空间又有多少?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如果作为分母的汽车总销量越小,作为分子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越大,那么渗透率自然就会越高。而近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国内汽车饱和量的限制,汽车销量下滑显著,单月汽车销量波动大,累计销量也仍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作为分母的汽车总销量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渗透率指标的结果  

A00级别新能源车占到新能源市场的23.81%。如果扣除A00级微型新能源的销量,2022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为18.63%,与新能源车总渗透率27%左右的水平相比,相差较大。为什么我们在统计中要剔除A00这一级别的车型?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其价格便宜,与传统的汽车消费市场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则在于A00级别新能源车瞄准的新购买群体,与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目标并不一致。除此之外,30万以上的高端品牌新能源车的单月渗透率较高,占据国内主流大众市场的中端新能源车(A级和B级)渗透率不尽如人意。从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A00、A0、A、B、C各级别车型中,新能源车渗透率分别为99.63%、29%、15%、24%、30%,呈现出很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

其次是地域分布的结构性问题。从地域分布上看,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以及限牌地区,微型电动车聚集的地区,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在内陆三四五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则较为疲软。也就是说,在主流刚需市场,新能源车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因此无论是结构性分化、地域性的差异,还是新能源车渗透率计算方法结果的偏差,都可以看到,新能源车渗透率在反映行业景气度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以新能源车发展的终局看,普及率或许更能反映新能源车的普及程度以及终端消费者的接受度,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重。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并不代表普及率也会快速提升。而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对于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还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都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市占率。因此,虽然新能源车的销量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但渗透率并不能够全面反映新能源车的景气度,也无需担心未来的发展空间。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东方财富创作中心    @天天话题君

$南方中证新能源ETF联接A$  $南方中证新能源ETF联接C$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楼主暂未评论!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