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2-04-14 22:19:44 股吧网页版
机构的基金投研实力比我们强好多啊!

————我准备好买FOF和投顾了


之前的文章《2022年新感悟: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共鸣,有不少人说自己开始买FOF或投顾了。


但也有部分读者表示对FOF和投顾实力的怀疑,或者是对自己还没失去信心。


近几年随着FOF和投顾的新鲜出炉和快速发展,我也在对他们持续研究和关注,越来越感叹于他们的投研实力,经常觉得自己的智商和能力被碾压。


本文就简单聊聊机构的基金投研实力。


现在各家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成立了FOF或投顾部门,另外还有券商、资管、保险、银行、私募FOF、基金销售公司、专业咨询机构也都有成立基金研究和投资部门,这些可以统称——机构投资者。


也就是我们在基金年报中看到的这些人


这些部门少则5-6人,多则有20-30人。其中基金公司和有投顾牌照的公司,实力肯定是最强的,基本都是科班出身,专职研究。


他们的研究分为两大类,一是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提供组合构建、市场观点、配置建议等;二是基金研究,包括对基金经理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研究之上,有专门的投资经理来管理组合(即FOF的基金经理或投顾组合的主理人)。内部有研究员为他们提供支持,外部也有卖方给予研究支持(券商、基金销售平台、咨询公司)。


在资产配置层面,机构基本上是完全碾压散户的,大部分散户没有资产配置能力,就不说股票了,黄金、债券、海外市场这些基本上也是一概不懂,更别说判断变化和构建组合了。而机构会对主要大类资产都配备专门的研究员,跟踪变化,提供投资建议。


在基金研究层面,机构也是碾压散户的。定性方面,平时我们散户想要和基金经理建立联系几乎不可能,最理想的情况也就是直播的时候提问被回答,或者是基金留言被回复。


机构可以调研基金经理,面对面交流,还能留个电话,遇到市场波动打电话问问情况。毕竟手上至少捏了几个亿,基金经理一般都会客气接待。


FOF和基金经理本来就是一起办公的,各个部门都会相互支持。基金经理也会给他们提供投资建议。另外,他们都是圈内人,对基金经理的了解更全面,谁有八卦谁要离职,他们都能提前得知消息。


定量方面,现在市场上10000多只基金,3000多个基金经理,靠手动筛选已无可能。但是散户投资者有几个具备量化能力呢?


机构现在普遍是用量化来进行基金分析。包括做净值归因、风格归因、收益来源归因等等。


平时绝大部分散户也就是看业绩和排名选基金,资深一点的才会看看规模和换手率。


机构的定量分析花样可多了,比如他们会测算基金经理的收益来源,是交易、选股、行业、择时还是打新。


一般要剥离打新收益对净值的贡献(根据基金获配新股数量和新股上市开板价格计算打新收益)。我一个机构的朋友告诉我,一个近期业绩很好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最近一年多的收益其实有1/5的收益来源于打新,剥离打新之后其实也没那么强。


再比如调仓,他们可以分析出基金经理相比季报公布的仓位是否有明显调仓,是否降低了仓位。而普通基民看到净值与估算净值存在差异的时候,只会大喊基金经理“偷吃”。


再比如两个基金经理的持仓虽然不一样,但是净值表现很接近,说明他们的投资风格可能也比较接近,这样可以快速的给基金经理进行风格分类。


他们还会用量化监测雪球和基金吧的帖子,观察市场情绪。甚至还能定量分析基金经理的市场观点,通过量化提取出运作分析的关键词,比如3000个基金经理中有2000表示了对后市乐观,1800个提到了看好稳增长,1200个看好地产基建产业链。这些意见也会作为投资参考。(以上仅为举例,不代表真实情况)


这简直是太厉害了,想想每次季报公布,我都要闭关一周,在家里看季报,但也只能看我关注的200个基金,我还手动记录过基金经理的字数和态度。




机构可能用量化分析,一下就能把全市场的都看完,这个效率可想而知。即使他们想手动看一些,他们也会先提取字数,然后按照字数排名,写的字少就不看了。


下图2021年报字数(仅为部分数据,需要全部的可在后台回复“字数”获取,感谢嘉实基金的姜玉雯提供资料,后续她也会发FOF和投顾噢,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再说说投资经理,这是最关键的环节。目前FOF基金经理,有名的基金经理还不算多,大概有恩学海、杨喆、林国怀比较有名,还有于善辉、李文良、邓炯鹏等。下图简单列了一下他们的履历,你们感受一下....


虽然目前基金投资经理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还是强于散户,至少都是专业出身+有投资经验。以后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的。


结语:我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投研水平被机构大幅碾压,但是也不得不学会接受这个现实。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开始买基金,公募基金快速发展,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进入基金投研行业。


而目前居民资产向基金转移的大趋势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国内的FOF和投顾发展也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未来空间会很大。机构超越散户的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我是已经做好了准备将来买FOF了,你们觉得呢?


当然我知道肯定有些朋友觉得还是对FOF不信任,或者是对自己的投资有信心,坚持自己买基金,甚至自己买股票。


下篇文章我就想探讨一下。散户有没有可能战胜机构呢?该如何战胜呢?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关联阅读:

传奇老将要出马管理基金了!

低波稳健上行 , “画线派”高手是如何炼成的?

2022年新感悟: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2-04-15 06:30:23
可惜要双重收费。
零城投资 作者
发表于 2022-04-15 07:44:47
c9362131430910307 :
可惜要双重收费。
是呀,不过大基金公司的会抵消一些管理费,相对更划算
发表于 2022-04-15 23:04:12
自从重仓交银杨浩的基金,自2021高点以来,净值腰斩,之前的盈利全部回吐后,这件事伤透了我的心。也深感权益基金的不容易。这种情况其实在2016~2018年,包括很多明星基金都出现过这种极差的投资体验。比如兴全合润,在这个时间段持有三年亏损8%。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很有可能就等不到合润2019~2020年波澜壮阔的涨幅。但历史不代表未来,我是对自己根据简单好看的历史数据选基金没信心了。
所以呢,现在买基金就买债券基金,自带资产管理属性的固收+,宽基指数,投顾,FOF。也打算以后就重点投这些品种。持仓的主动权益基金我也不打算加仓了。我相信等到2025年以后,会有现在持仓亏损的基金会走出来,到时如果发现FOF,投顾还不错,未来也会陆续清仓这些昔日的明星基金。
普通人应该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工作,生活家庭建设上。基金长期能做到为生活添砖加瓦就很不错。怎么才能做到,就让专业的人来费脑子吧。咱们想再多,事后看来,我们的很多想法根本就不能创造收益,反而常常把自己弄的心力交瘁的。不值得
零城投资 作者
发表于 2022-04-16 19:14:20
平衡之星 :
自从重仓交银杨浩的基金,自2021高点以来,净值腰斩,之前的盈利全部回吐后,这件事伤透了我的心。也深感权益基金的不容易。这种情况其实在2016~2018年,包括很多明星基金都出现过这种极差的投资体验。比如兴全合润,在这个时间段持有三年亏损8%。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很有可能就...
我运气还行,及时卖出了杨浩
零城投资 作者
发表于 2022-04-16 19:15:29
c9362131430910307 :
可惜要双重收费。
是啊,怀念以前有免费基金组合的时候
发表于 2022-06-06 15:36:27 发布于 广东
FOF基金规模小,没得到认可,也不大可能得到广泛认可。提前获知基金经理离职,基金过往收益有无打新贡献,能否联系到基金经理等对于选择基金有参考意义,对于选不选或者选哪只基金最终收益如何都是未知数,因为基金经理业绩并不稳定
发表于 2022-06-07 21:05:07 发布于 广东
,就算你看20000份季报还是投资还是垃圾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