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消费,选消费红利指数#打卡第十二天。
$宏利消费红利指数A$
$宏利消费红利指数C$
消费股一直是投资收益非常高的行业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以与之媲美的可能只有医药行业。
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整理出1957-2003年美国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其中有11家来自快速消费品行业,6家来自医药行业,比例高达85%;在1992-2017年的经济衰退期中,日本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8只来自消费行业,占比达到40%;A股上市以来涨幅最高的50家上市公司,医药和消费类上市公司占比超过50%
消费股可能是更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弱周期,波动小。
大部分消费品和经济相关性较弱,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调味品、牛奶、榨菜、保健品等,无论经济是否景气,对这类企业的影响都相对较小,因此它们的业绩波动相对较低,现金流稳定,持股体验较好。
但是少部分消费股与经济周期强相关,比如白酒、免税店、医美消费,这类消费公司通常属于可选消费,而且产品单价高,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可能受到冲击。
二,不易替代,长期较稳。
大的消费品公司品牌影响力较强,长期占据消费者心智,不容易被替代,其实这就是大多数消费品公司最大的护城河。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口感差异,但是一提到“可乐”,大多数消费者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可口可乐。
在目前营销渠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中小品牌想要弯道超车越发困难。比如伊利的婴幼儿奶粉品类在出生率连年下滑的情况下,市占率提升明显。虽然整个市场还在下滑,但是伊利(非投资推荐)的婴幼儿奶粉最近销量已经有企稳态势。
当然,讲到著名的消费品失败案例:内有四川长虹,外有柯达,普通人投资消费品公司亦不可有躺赢的思想。
三,容易理解。
巴菲特曾经说过:“不熟不做,不懂不买”。是否在“能力圈”内一直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评估标准之一。
消费行业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可以更好的接触到这些公司的产品,也能相对容易察觉到行业的变化,更方便我们做投资决策。
当然这里的“容易理解”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有些人天生不太理解消费品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属正常。
#A股上演缩量深V 调整结束了?# #黄仁勋: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 #“谷子经济”概念大涨 如何掘金?# #AI辅助诊断首次列入医保局立项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