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指数家的第322篇原创
全文2167字,阅读约需6分钟
今年年初到现在,广发的基金排名很靠前,偏股混合类排名第一的是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是33.6%,我们的组合是一个月前把他加了进来,贡献了不少的超额,下面是他年报的披露持仓。
在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是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今年以来收益率26.44%,下面是年报的披露持仓。
从这两只基金可以直观的看到,基本没有抱团股,持仓偏小市值,偏周期,这是他们目前能领先的主要原因,当然林英睿有新一波造神的趋势,他自己管理的基金很多,持仓重合度也很高,如果排在第一时间够长,资金不断流入也会形成自我强化的逻辑,还好广发很早就开了限购,控制下资金流入速度。
从全年来看,还没法确定说这批基金就一定能笑到最后,毕竟还只4个半月时间,但是说真的,我主观上很希望这样的基金能跑赢,ALL IN白酒或者美团腾讯的基金长期是赢家,牛市的基础逻辑就很难,关键是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价值体现不出来。
当前的市场,监管可以改革注册制,把大量的投资标的加进来,货已上架;也可以通过引导居民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钱已到位。看上去万事俱备,牛市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链接钱和货的是什么?
是负责拿钱买货的人,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经理,更准确的说,是他们执行的投资策略,现在最大的BUG,是硬条件准备太快,也就是钱和货,但是软条件完全跟不上,就是具备“价值”的投资策略,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市场振荡,扯几句关于价值投资的事》,投资领域真正的“价值”,是去看一家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但是在国内一统江湖的“价值投资”,是找到现在的“好公司”,然后默认他未来也是好公司,就值得溢价。
这两天市场传言千亿私募明汯遭遇大量赎回,我在做私募FOF的时候深度调研过明汯,业务上不做评论,他们已经辟谣了,但是几年以前调研的时候,他们还不到100亿规模,是有一个完善的策略线条的,对冲、增强、CTA等等,当时主推的是一个复合策略,但是后来就逐步成了某些策略一家独大,他们的老大裘慧明上个月发文道歉,说是“动了凡心,去买抱团股导致净值回撤”,其实当你到了大几百亿规模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动这个凡心,不去买“茅系列”的股票,策略容量根本不够,小票无人问津。
最近很火的爆仓基金Archegos,媒体都在说Bill Hwang一天亏了100亿美金,但是你仔细去复盘整个过程,他买了些什么股票?中概股的二线,腾讯音乐、爱奇艺、跟谁学等等,这些公司的市值和成交量在美股市场都属于非常边缘,为什么一个管理几百亿美金,用了三倍杠杆以上的基金,敢于重仓去赌他们?
你可以说他赌性重,最后结局看上去也不太好,可是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他就是用这种策略从小做到大的,第二是即便失败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钱给他再来。也就是说,无论你什么样的策略,只要有逻辑,能够证明曾经成功过,就有市场,就能够有施行的空间。
去年同样大火的木头姐,管理的AKR基金,在2020年之前都在市场上没什么声音,突然爆发就成了女版巴菲特,很多人说她赌对了特斯拉和比特币,但是更应该去看这个背后的逻辑,她买特斯拉,重仓坚定持有的时候,是特斯拉股价200美元(分拆前),争议最大,风险最大的时候,很多大佬都出来说这家公司一钱不值,更不要说那会比特币是被主流投资界极其鄙视的小众玩意。她现在投的方向,一样是我们大多数人看不懂的东西。
投资应该是要去看清公司的本质,预测未来,然后把钱交给他们,并且承担相应的风险。
我研究过的一些典型案例,能够说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都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
无人问津的小公司——个别前瞻性资本开始买入——股价持续上涨50%到100%——公司发定增或其他方式大量融资——拿到钱开始做投资和研发——营收和利润未见显著提升——股价持续下跌超过一半以上,甚至80%——被股民怒骂割韭菜,阴跌止损——投资和研发见效,业务进入快车道——股价回升,吸引资金关注——上涨过程中不断融资扩大业务——形成正反馈,股价持续上涨。
千倍收益的公司网易,你敢相信当年股价跌得只剩5毛钱么,直到上市9年以后的2009年,公司市值还只有几十亿人民币,标准的小市值,高市盈率,高不确定性,什么样的策略会去买?现在则是近5000亿人民币的规模。
即便强如阿里,在15年的时候,也是焦头烂额,上市后价格先跌一半,在市场舆论和公司业务都最负面的时候,恰好是股价起飞的开始。经常会遇到人感慨这些年错过了阿里腾讯,问题是,站在那样一个时间点,面对舆论的口诛笔伐,你真的会买么?
众所周知,巴菲特早期的“价值投资”,其实是找到错误定价的“捡烟蒂”策略,规模不断增加,业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后,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策略。国内的情况直接跳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即便一些基金规模远不如早期的巴老,也没人愿意做这些苦活累活,上来都是高大上的买龙头买白马,“据说”还有机构小圈子是专门交流抱团哪些票的。
2017年被认为是国内的“价值投资”元年,那一年白马蓝筹大牛,小票惨淡,今年则很可能是“多策略”元年,各种小众策略有机会冒头,拭目以待。@天天精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