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央行这一发声,给债市带来了波动。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多次喊话,关于长债走势、政策利率、利率走廊等表态不断,并连续推出多项新工具。
央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实施的政策到底会给债市带来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展开聊聊。
01 央行VS财政部
说起央行,那不得不提财政部了。它们分别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中国财政部的货币政策。
简单来说,央行管着中国的货币,比如说印钞票/外汇/黄金等,财政部管着中国的账本,比如政府收支/税收等。两个部门在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就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来说,国债由财政部负责发行,同时支付国债利息。作为发债借钱的一方原则上希望借钱利率越低越好,在4月时更是提到“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换句话说就是支持央行买买买,多买国债。
近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央行多次提示风险。如果国债十年期利率与美债十年期利率的利差持续扩大的话,势必对于汇率稳定造成一定压力,前段时间的汇率压力想必南粉们也或有体会。
因此,央行多次表态强调长期国债收益率要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匹配,也通过各项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从最近的债市反应来看,央行的喊话调控也起到了效果。截至7月23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23%。(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0723,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02 我国货币政策的四个阶段
简单了解完央妈和财爸的关系,其实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通过各项货币政策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阶段一:2008年之前,“单目标+单支柱”框架,以通胀控制为主要目标,政策工具方面,该阶段主要以第一支柱的量价调控为主,其中数量型调控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性的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管理等工具。
阶段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框架逐步转向“多目标+双支柱”管理,除了传统的增长和通胀,金融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也被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之相匹配的是第二支柱——宏观审慎监管开始进入探索阶段。
阶段三:2015年之后,双支柱框架初具雏形,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价格型工具与数量型工具并重。
阶段四:2019年至今,国内双支柱框架基本成熟,海外MMT理论登堂入室,存贷款利率深度市场化。(资料来源:华泰证券《固收:货币政策框架迭代与利率走廊探讨》)
就当前而言,我国货币政策总体执行的还是“多目标+双支柱+相机抉择”的政策框架。多目标和双支柱在刚刚南南都有介绍,相机抉择在这里则指的是权衡性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是央行会依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
总结来看,货币政策旨在维护价格稳定,推动经济增长。比如推动LPR下行,灵活运用利率和准备金等工具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配合财政政策提供流动性。
03 债市怎么看?
聊完了债市的外部环境,我们再聚焦看下债市。
我国债券市场自2018年后,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收益率持续下台阶。
我们选取各国收益率中枢开始持续下降的区间,并对齐起始时间点,发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东亚经济体,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本质上是反映名义GDP增速走低。也就是说,长期视角下,债券收益率下行或反映名义GDP增速的回落。
图片来源:南方基金,19910101-20240719
东亚经济体在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可能主要源于人口/资本等要素投入,这导致经济增长在进入某个阶段后由于资本边际回报率递减的规律开始进入转型期,所以在转型期难免会经历经济增速和名义利率的双重下行。
那在债券市场我们有何应对策略呢?
近年来,债券市场波动越来越小,债券基金回撤越来越低。主要原因是低增长、低通胀的预期形成,货币长期位于宽松区间,市场上出现更多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在低通胀、低增长时期,债券资产可以起到较好的防守作用,追求提供相比权益、商品类资产更好的回报。
南方基金固收研究部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仍在宽松区间,仍有降息降准空间。对汇率贬值、长债利率过低等问题的关注,可能影响央行降息节奏,但宽松的基调目前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利率政策目前市场相信低增长、低通胀将维持较长时间,央行或将持续宽松。短期震荡,长期不轻易看空。配置思路下,短端价值有限,长端以配置盘的思路,获取票息。
应对策略上,投资者可以考虑回调布局,同时降低对债券类资产的预期回报。
#债市震感加剧,恐慌or贪婪?#
$南方7-10年国开债A(OTCFUND|006961)$
摘自:南南说理财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基于人工智能模型概率生成,不确保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不应视为互联网新闻信息,并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的,风险自担,天天基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针对人工智能服务生成的内容,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且您不得采用技术手段删除、篡改、隐匿上述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