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单聊聊中概互联吧……
昨天晚上美股的情况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不过中概互联(513050)需要到周一才会体现昨晚的跌幅,我预计周一会低开4%左右。
目前可以参考的指数是美股的中概ETF,代码KWEB,昨天晚上跌了6.96%。
KWEB在其官网的持仓披露如下:
前十大持仓中,腾讯、美团、京东健康因为在港股,昨天的收盘涨跌幅分别为:-2.32%、-2.66%、+0.24%,这三者应该说影响不算很大,三者的合计仓位为25.8%。不过预计周一可能还是要补跌一下,因为腾讯在美股的ADR(代码TCEHY)昨晚是跌了4.94%,跌幅超过白天港股的下跌。
那美股部分可就比较惨了。除去刚才说的3支个股外,其余7支在美股的标的合计仓位为42.3%,权重相对较高的京东、阿里、网易跌幅大致在7%~8%左右。
我们持仓的主要标的是中概互联(513050),好的一点是腾讯占比比较高,根据513050的三季报,腾讯一家占比约29%左右,第三权重美团也上升到接近14%,这两者加起来就超过43%了,所以说中概互联周一的跌幅可能没有那么大,所以我预计是4%左右。
这是周一中概互联可能的开盘情况。
接下来聊回到昨天大跌的原因。
首先是昨天上午滴滴官方微博发出了在纽交所退市,并启动香港上市的消息。
这一点应该是意料之中的。
实话说,今年中概的跌幅有相当部分是拜滴滴造赐。强制上市导致监管的更进一步加严,以及中美就此问题造成了进一步的分歧与冲tu。
而从美股退市,回到港股,其实也不算是一步很坏的棋,何况滴滴都不在中概股主要权重之列,本来以为也没啥大影响。
待到晚上美股一开盘,好家伙,绿得眼冒金星……
因为美SEC要求检查审计底稿的法律进入最终执行阶段。
这个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去年5月就已经通过,今年5月出了细则。而且审计的要求,其实更早从2002年就开始了,不过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公司一直是拒绝检查的。
这就是大家看到的“200多家中概股将从美股退市”的新闻标题了。
那么,这个事情,究竟会有多大影响呢?
首先第一点,如果满足了美国的法规要求,注意是2023年底满足即可,其实是可以不退市的,那到底有多少有可能满足呢?我没有数据,但肯定不是全部都不满足。当然,争论这一点没有太大的意义,纯粹是回应一下标题党。
其次,如果不能满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还是请注意,是2023年底满足即可,不管怎么说,不是现在。无非就是终止美股上市,回港股甚至A股上市嘛,两个市场上市条件都不满足的应该比例很少。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退市,并不是公司破产,这并不会导致投资者一无所有。
以前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互联网企业去美股上市,是因为A股对新经济公司上市的要求比较严格,很多公司不满足上市条件,只能寻求港股、美股上市。但是近几年,A股的创业板、科创板对上市制度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加上港股现在同股不同权制度也已经改了,所以大概率,它们是仍然可以“上市”的。当然,折腾是免不了的,对股价肯定也有一些影响,那就是看看影响有多大嘛。
好,接着,来看一下,影响究竟有多大。就目前来说,作为指数中的主要成分股的公司,大多数都已经完成港股上市了。就中概互联(513050)来说,前十大权重中,仅在港股上市的有4家,合计权重为47.52%;剩下在美国上市的是6家,合计权重为39.65%,不过这6家中,也已经有5家已经完成了在港股的二次上市,仅拼多多没有。头部十大权重的合计占比已经达到了87.17%。
那么,三年之后,如果最差的情况发生了,此时中概互联中在美国以外市场能买到的应该有多少?90%?至少得是90%,95%也有可能。
接下来再看第四个问题,现在中概股贵吗?
很多人一看这个,又说,别说估值那一套了,没用,没有用的……
确实有很多人,上涨的时候说别看估值,贵有什么关系,贵有贵的道理,只要还在涨就可以了嘛,你得换一种估值体系,等等。
跌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便宜有用吗?逻辑变了,互联网增长已经见到天花板了,现在中概股得按公用事业估值,又或者说,根本不是估值的问题,都要退市了,谈什么估值?
不,我是始终相信估值的,如果没有估值,那买股票(基金)不就纯粹是靠蒙了?
诚然,今年中概股在疫情、经济的大环境和行业小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业绩是有那么点点不理想。加上互相嵌套的股权关系,股价下跌本身也对业绩有影响,就像是套娃一样,尤其像腾讯这样对外股权投资规模比较大的。
即便是这样,腾讯的PE、PB、PS依然是上市以来最低附近,上次这么低,还是初上市的2004年;阿里股价已经跌去2/3,市净率2.01,市销率2.44;美团倒不算是史上最便宜,但毕竟也跌这么多了,况且从它开始权重也下降了。中概互联指数自身的估值也是最低的,比2018年的底部估值相当于打了7折。
我认为以上我谈的是比较客观的。我当然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说下跌的底会在哪,或者现在应该怎么去做。不过,从我个人持仓角度来看,结合仓位(大约20%出头),我想问题不会很大,毕竟都已经跌到这儿了。
以上是基于现状的看法和合理推断。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第二层思维,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呢?不妨YY一样。
首先,这个法律最后有没有可能在中美的努力之下,有回旋的余地?国际关系太复杂,我看不太懂,但我想,这种可能性至少是存在的,哪怕很小。
其次,今年国内zc方面应该是挺严厉的了,有没有可能之后相对宽松一些?且不说有没有可能对行业进行一些“照顾”,至少在过去两三个月里面,感觉zc已经算是出得差不多了吧?何况,我们都相信国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不管中概最后是回港,还是回A。如果是回A,就现在这个估值水平,会如何?如果是回港,那么A与港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的互联互通,使得我们普通投资者有更为便利的投资港股的条件?有没有呢?
还有,现在在投资港、美股的资金,应该大多数还是会继续留在这个市场里面,它们会如何流动?又会流向哪里呢?如果是美股退市,那么已经在港股的是不是就是被情绪拖累呢?会不会是机会呢?
我不知道,我也同样没有结论。毕竟这么大的场面,就像2020年3月,我们谁也没见过。
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有几点,是我们应该学习并牢记的,那就是:
始终要有风险意识,要有仓位管理的意识,要遵循投资的纪律性要求。
在上涨的时候保持警惕,在下跌的时候保持乐观。
任何时候,心态平和一点,认识客观一点,保持独立思考。
一时的亏损并不重要,它是投资的必要成本,它会转化为你的投资“经验”,并成为你日后投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一定要说两句当下对中概的投资看法,我的观点依然是:定投可以不要停;长线配置仓位,如果已经打满的情况下,先不用急着补,至少现在又出现了新低,说明上一个底部结构构建失败了。短线,不好意思,我能力有限,没什么看法。
最后再强调一点,不管从现在开始还会继续跌多少,从定投的视角来看,是不会停的,也不可能在这样的位置停。定投的假设前提是这个标的不会归零,并且终有一天还会再涨回来。我不认为现在这个假设前提有所动摇。如果你不是站在定投的视角看,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视角不同。
- 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人民币A(006327)
-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164906)
- 恒生科技(513131)
(来源:景云定投的财富号 2021-12-06 10:23)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