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获取投资信息、探讨投资理念、寻找投资机会、研究投资标的,对于防范投资错误,我们做的太少了
前文介绍了《我犯过一些可笑又典型的交易错误》,我反思自己重复犯错的原因,意识到一个问题:
我们总是在寻找投资机会、研究投资标的,但是在防范自己犯错这方面,我们做的太少了。
事实上,市场是不确定的,犯错是主观造成的,本来是最应该避免的。
人性是导致犯错的主要原因。投资中该不该约束自己的人性?该怎么约束人性呢?我想先扯远一点....
在移动支付之前的很长时间,现金交易一直主流,世界各地所有略具规模的店主们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店员偷拿钱!
店主们想尽办法,比如相互监督、突击检查、鼓励检举等等;法律层面,也形成了打击内盗的制裁;教育层面,也提倡廉洁自律,但始终无法杜绝这种现象。
我查阅了一些数据,店铺内盗比例大约占店铺损失40%,损失比例甚至高于外盗!
这说明不是某一两个店员的问题,而是人性使然。唾手可得的现金放在眼前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店员在每天收钱找钱的过程中,反反复复的受到这种诱惑,正常人普遍都抵挡不住。不仅老板受损,店员被抓了也要受罚,双输。
1879年,美国俄亥俄州一名咖啡店老板James Ritty也面临这个问题。为了保障店铺的收入,他发明了一台机械,命名为“廉洁收银员”,这就是收银机的雏形。
早期的收银机↑
没想到这台又贵、又笨重,使用还不方便的机器,大幅改善了內盗行为,帮助店铺大幅提升盈利。此后,收银机迅速普及,技术也不断的迭代升级,现在全球都在使用它了。
收银机又贵、又麻烦,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店铺全都要配置它呢?
因为它在人性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上了一道锁,增加了一个防范机制,不仅提高了店主的收入,也帮助店员避免了违法行为和人性沦落。
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问题:很多时候人性是靠不住的;在人性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建立约束机制,有助于防范人性缺陷。
《掌控习惯》这本书也以收银机为案例,指出改变人性是很难的,破除坏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提高其难度,让它变得不切实际。
看完这本书后,我把零食从书桌旁改放到厨房顶柜里,吃零食少了,后来我干脆不买了,吃零食习惯也就戒了。
林达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中也借用了收银机这个案例分析美国政体——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人性都会需要反复经历权力和利益的考验 → 人性是禁不起考验的 → 特别是对于公正和准确的公共事务来说,更不能指望人性自我约束 → 为了防范人性缺陷,公共事务必须要有法律约束和权力制衡。
人性中的不可靠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贪婪、自私、嫉妒、恐惧、疏忽、懒惰等,无论我们多么崇尚道德修养,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假定所有人都是高尚的,“高风亮节、宠辱不惊、遇事不乱、气定神闲”等品质只有极少数人具备,人性考验较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收银机机制来约束。
我们也不能假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在自己没有足够的修行之前,还是收银机机制更加的快速、有效、实用。这并非贬低人的价值,而是深刻洞察人类本性后的理性认知。
不仅是公共事务,凡是诱惑很多的地方都需要收银机机制,投资无疑是一个考验人性最多的领域——市场总是充满了机会,但也有无处不在的风险,人性的考验每天都在上演,稍不留神就容易出错。投资绝对是最需要“收银机机制”的领域。
同时,投资中的自我约束可能也是最被广泛忽略的,因为这必须由投资者自行建立,它不像投资机会和投资标的那样公开和统一。投资是千人千面的,约束方法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
可以说,目前绝大部分人在投资中都缺乏对自己的约束。机构投资者或许还有政府监管和公司管理,个人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是放飞自我,毫无束缚。
你可能会说,个人投资比较简单,控制控制情绪,多出去走走,少看盘就可以了,没必要太复杂。
可是从数据来看,个人投资者才是亏钱最多的人群,应该是最需要收银机的人群,哪怕它可能比较笨重、有点麻烦、甚至会产生一定损耗,没法帮我们多赚钱,但一定能帮我们少亏钱。
那么什么是投资中的收银机机制呢?绝大部分人会想到『交易纪律』。
我认为应该研究决策、组合构建、交易等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约束机制,交易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交易是最易受到人性影响的环节。
目前市面上的投资理论中,我几乎没看过有什么比较成体系的收银机机制,因为确实也很难创建一套适用于所有投资者的自我约束机制。
毫无疑问,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小散户,也没有能力创建一套有广泛适用性的约束机制。我只是在这几年投资复盘中慢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纪律,在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很好用,投资中犯错更少了。
我觉得我可以拿出来供大家作参考,抛砖引玉。我建议每一个想做好投资的人都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约束机制。
后续我会陆陆续续发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下篇文章先说说『交易中的约束机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希望就点个赞或者设个星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