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朋友在后台留言,说目前消费和医药两已经低迷很长时间了,现在是否适合提前潜伏进。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关心的。
因为从历史来看,消费和医药都是收益比较好的行业,尤其是最近这两年跑出了很好的业绩,所以在近因效应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大跌或者低迷后,在低迷的阶段潜伏进去,依然会有比较好的收益。
01
如果仅仅是从短期角度出发,或者是想抄底博反弹的话,现在并不是很好的时点。
因为目前的市场热点并不在这两个行业,抱团已经瓦解了,在追逐更高收益的情况下,资金只会加紧出这两个行业流出,然后跑到更加热门的行业里面去,比如说周期板块、中小市值板块、新能源板块等。
其次,这两个行业由于过去两年的高基数,目前的营收增速是比较低的,行业增速变慢了,不再是景气行业了,未来这种趋势大概率还好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海天、恒瑞等业绩不达预期,这加剧了资金的流出。
在A股,无论是游资还是公募基金,资金最喜欢追逐的就是行业景气度,所采取的是价值投机的策略。就是那个行业业绩增速高,然后一窝轰的去炒作,把估值推到很高的高度;如果业绩增速不高,那么资金就全跑了,基本不考虑估值偏不便宜。
就是说,目前消费、医药已经过了景气期了,再加上过去的高估值,未来资金还会继续流出,想要在短期内反转大幅上涨,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短期博反弹,肯定是行不通的。
02
如果从长期角度来看,现在的消费是值得关注了。
因为幅度已经不小了,这与历史上发生的调整幅度是差不多的。
中证消费指数,从2009年以来,共有三次比较大的下跌,分别是2010年到2014年、2015年到2016年以及2018年,这三个阶段的跌幅分别为24.76%、33.45%和23.05%。
今年,中证消费的最大跌幅已经达到了31.59%了,这已经和历史上的三次下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了。
因为消费前两年涨的太多了,虽然跌幅比较大,但是中证消费的估值依然不便宜,市盈率为35.65倍,处于近十年88.65%的百分位,距离均值还有一段距离。
说实话,估值确实不便宜。
如果现在想入,一定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这个时间周期可能会要一到两年。从历史规律来看,中证消费每次调整的时间基本都在一年左右,有的长达两年。
2010年末到2014年中,大概下跌了44个月;
2015年中到2016年初,大概下跌了9个月;
2018年初到2018年末,大概下跌了11个月。
而今年中证消费虽然跌幅比较大,但是实际下跌时间是比较短的,大概只有半年左右,与历史上的下跌调整时间还是相差比较远。
此外还要考虑到的是,就算是进入了底部区域,也不是马上就会上涨,还会需要磨很长的时间,中间也会涨涨跌跌。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投资消费的话,一定要认识到以上这些风险,中间可能还会遇到下跌,而且磨底的时间会比较长。
对于消费,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如果想入坑的话,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投资的频率可以放宽一点,金额由小到大,采用金字塔型的策略,这样会更加的从容。
03
相对消费而言,医药的情况要好的多。
因为从过去的历史行情来看,医药的调整时间均比消费时间短,也要更早见到底部,一般调整时间都是在一年左右。因为医药的上涨时间和幅度,大部分时间都要比消费短。
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的医药已经有比较高的性价比了,中证医药的市盈率为32.91倍,和历史均值和中位数都差不多,近十年百分位为40.32%,已经不怎么贵了。
相对而言,目前医药的性价比更高,开始有了比较好的投资价值了,可以开始介入了,但是要认识到的是,目前也仅仅只是有了投资价值,并没有说已经很便宜了。
此外,对于医药而言,除了营收增速下降之外,最大的压制点就是集采政策,这个可能会对市场短期的情绪产生影响,但是政策长期肯定是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的,尤其是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而言会更有发展前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医药消费短期都存在资金流出,而且还面临营收增速下降,估值本身也并不是太便宜,当前市场热点并不在这两个行业上,短期博反弹的心态投资并不合适。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的话,消费还不便宜,医药更有性价比一些,这个时点开始做投资的话,其实是已经可以值得考虑了,但是中间还可能会遇到下跌,而且磨底的时间可能不会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