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纯度
最近有几个新上市的指数,估计把大家给搞混了。
一个前段时间上的恒生互联,一个是最近要上的恒生科技,然后拉上中概互联来比较,不仅名字接近,而且成分股也相似,于是大家就不知道怎么选了。
在开始给大家分析之前,我觉得大家先建立两个思维,会有助于评估这几个指数。
首先,行业越集中、权重越集中,也就是纯度越高的指数,你更容易明确自己究竟买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虽然保险主题里面有相当部分是一些银行和尾部的公司(主要他们涉及到一些保险公司股权),但我们明白真正影响指数运行的还是四大上市险企。
相比之下如果你买一个全指金融之类的指数,相当于打包了银保证然后还捎带一些地产进去(因为这个指数全名是全指金融地产)。
恒生互联的性质也是类似,你单看这个名字会以为是打包恒生指数里面的互联网企业,实际上包含相当部分的非互联网科技股,因为全名叫恒生互联科技。
其次,行业越分散,意味着一些细分领域的爆发品种你将有可能覆盖到,而未必单纯局限于某个领域,尤其是科技类指数。
成分股质量分解
所以,基于上述的逻辑,我们进一步来对比下几个指数的成分股。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如果论互联网成分的纯度,中概互联最高,其次是恒生互联,最后是恒生科技。
如果是看行业的广泛性和分散性,那么则是恒生科技最好,其次是恒生互联,最后是中概互联。
并且在互联网板块上,恒生科技跟恒生互联的前六大权重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后面选取的品种相对分散一些,所以显得更均衡。
进一步比较互联网公司的部分,中概互联是腾讯阿里两大龙头,而恒生互联和恒生科技,则是小米、快手、美团、阿里、腾讯、京东所构成的六巨头。
恰好他们的比例也差不多,所以这里可以做第一个比较。
中概互联剩下的则基本是腰部及一下的互联网企业,而另外两个指数则是更加分散的科技医疗及信息技术行业。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显的结论。
如果你是想配置最纯粹的互联网板块,那么中概互联(或者分散配置中美两地互联网龙头的中美互联)依旧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而如果你比较分散地去布局港股板块的科技行业(包括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金融支付、半导体等),那么恒生科技大概率是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除了相对分散之外,在非互联网部分的旁枝末节品种,恒生互联和恒生科技差别其实也并不算十分大。
配置建议
最后再从估值层面去出发来看看恒生科技的情况。首先复习下前两天给大家说到的新兴企业分析模型。
这放在恒生科技里面的大部分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板块)都是比较适用的,其中既有快手这种用户增长逐渐见顶切入到变现阶段的公司,也有像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这种处于跑马圈地的公司,而成熟稳定期的公司则相对比较少。
所以,对于恒生科技这个品种,估值层面来看大概率看PS会比PE要靠谱一些,目前整体加权5PS左右,百分位超过70%,总体偏高,尤其部分权重龙头。
另外,由于科技行业具备爆发的不确定性,以及更替速度极快的特征,比如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冒出一个新的科技龙头出来。
同时,成长性方面自然也是优于主板的。
(数据来源:华泰柏瑞基金)
如果进一步跟隔壁美股的纳斯达克相比,也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数据来源:华泰柏瑞基金)
所以,如果大家真要进行这个指数的配置,我建议从两个层面出发。
一个是进行定投(估值高也是真的高),第二个是长期持有,如果是比较保守的朋友建议可以先保持观望,毕竟最近一年多里港股的科技股热潮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近上市的一批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