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好股票都有价格贵的问题,好经理也会有规模大的问题。张坤现在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记得2019年我在星球回答问题时说——张坤管1000亿没问题,1000亿我能接受。没想到,2020年四季报显示张坤已经管了1250亿,我估计现在实际可能1500亿了……目前易方达中小盘限购2000,易方达蓝筹精选限购5000。
规模大意味着选股难度加大,超额收益减少。假如张坤想重仓某只股票(10%),他至少要买120亿,120亿甚至超过了A股4000多家股票中3000多家股票的市值。
举个例子,张坤持有的宇通客车,市值300亿,平均成交额只有2-3亿,如果他想重仓持有,买120亿,就算张坤每天能买到成交额的三分之一,买1亿,也要买120天,这个时间太长了。实际上他也买不了120亿,由于举牌和公募基金双十限制等问题,他最多最多只能买30亿。
他持有的颐海国际等股票也是相同的问题。锦欣生殖可能是由于流动性较差,甚至无法被纳入易方达蓝筹精选。也就是说,有些他看好的股票,他现在也无法重仓。
随着规模扩大,可以选的股票越来越少,甚至不得不被动参与抱团,因为只能买大市值流动性好的股票。我估计现在AH两地符合他流动性要求的股票可能不超过200只,能被买到重仓的不超过100只。
另一个问题是滑点,会挤压的收益空间。他持有的上海机场,市值1500亿,每天平均成交额也就10亿,如果想重仓,按每天买3亿算,也要买40天,才能买成重仓。会造成越买越贵,自己把股价推高了。
当他想卖出某只股票的时候,这个问题会更严重,越卖越跌,他现在持有上海机场16.5亿,如果想清仓,至少要6天,清仓贵州茅台需要至少10天,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对巨星张坤来说,这个规模管理难度也很大。
大家可以看看他管理的这两只基金↓投资范围是一样的,但是规模小的那只业绩更好,可能就是管理规模差异造成的。
持仓的差异可能主要也来源于规模差异↓
当然,这个问题也没有特别严重,没必要过度担心。如果是高换手的基金经理,超过200亿就不行了。张坤一直的换手率就比较低,假如不需要换手,自然就不会有规模的问题。他的持股集中度一直也比较高,他并不需要100-200只股票,只需要选出15-20只就够了。
巴菲特说,真正好的投资是不需要卖出的,巴菲特管了5000亿美元,他有些股票可以拿几十年。不过,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巴菲特的收益能力也在逐渐下滑。
张坤不是巴菲特,更何况在公募基金中,投资更会受到诸多限制。这对张坤的选股能力要求更高了,必须看的更深更远,因为他的犯错成本增加了,股票一旦看错,卖出的难度较大。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个规模已经对张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值得宽慰的是(上篇文章已经说过),现在很多持有张坤的人认知并不够,我觉得一旦来几年大熊市,张坤重回千亿以下也不是没可能。
谁能代替张坤?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有没有谁能替代张坤。如果水平差不多但规模较小的,那就替换。比较遗憾的是,我目前没有发现公募基金里有水平超过他,比较接近的应该是刘彦春、焦巍、唐颐恒。
下图为刘彦春(红线)任职近5年多与张坤(蓝线)对比
下图为焦巍(红线)任职近2年与张坤(蓝线)对比
下图为唐颐恒(红线)任职近1年半与张坤(蓝线)对比
经过我的研究,我觉得以下基金经理与张坤的投资风格比较接近。我觉得如果比张坤水平差一点点,规模更小,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是这些经理重仓白酒,就说明他们和张坤理念一致,我更多的是看他们的投资理念,都是长期持有优质稳定的好公司来获取收益,不做估值博弈,这种投资风格我归类于质量风格,我会作为组合底仓长期持有,穿越牛熊,保持不动。
上述经理有些我写过,有些还没有,但是后续我会加大力度研究这些经理,也可能会配置,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我的配置
我们的重装基兵组合目前“含坤量”为28%,虽然现在易方达蓝筹精选限额5000,影响新进资金跟投(每天最多投3万),但我不打算替换,我必须优先考虑原持有人的利益。我自己的实盘“含坤量”为30%,我自己也不会替换。
我们的基业长青组合以下是目前已定投的持仓结构,“含坤量”40%
我的计划是
等到一季报再观察,如果张坤的管理规模超过1600亿,我可能会进行一些替换。如果没有就保留,好在张坤的基金现在基本上都限购了,目前我还是会继续持有。
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让张坤的基金下跌20%以上,让他的规模重回500亿以下,我一定会加大仓位配置力度!至少40%!
结语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不要白瞟!给我“在看、点赞、转发”支持一下!也欢迎广大的张坤粉丝与留言探讨,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铁粉,哈哈。
如果对我的组合感兴趣,可以在搜索“重装基兵”“基业长青”进一步了解。
关联阅读
你是一个合格的张坤粉丝(ikun)吗?
隐秘的大佬之【富国唐颐恒】
一个很优秀也很有潜力的基金经理【宝盈肖肖】
【经理画像】睿远赵枫:值不值1200亿和1.2%申购费?
零城逆影基金经理画像——新华赵强
华泰柏瑞李晓西:中国公募基金里的“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