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对比陷阱,指的是在各平台、媒体上放出来的有明显差异的对比实例,或者是他人让我们看到的对比情形。
这类陷阱无处不在,如若应对不好,会经常掉入。
我们对一个客观存在的理解,往往不是绝对的,而是从相对层面上感知的。
比如有三桶水,一桶热水,一桶常温水,一桶冰水。
把一只手放热水里,再把另一只放冰水里,然后把两只手都放进常温水中,会有何感受?
刚放在冰水里的手会感觉到热,刚放在热水里的手会感觉到冷,尽管两只手进入的是同一桶常温水。
另有一个故事,不知真假,但也可以说明对比的力量。
有一位盲人在讨钱,旁边的纸板上写着“我看不见”,而前方的罐子里没多少钱。
此时,有人在这纸板上加了几个字,变成“现在是春天,但我看不见”。
接下来,不停有人给钱,钱罐里的钱越来越多。
这位盲人看不见的事实没有变,人们知道他看不见的情况也没有变,但为什么施舍的钱突然变多了?
因为加上了对比。
人们意识到,与能看到美丽春色的大多数人相比,这位盲人确实太可怜了。
此时,人们更能感受到他的苦了,于是同情之心溢出,给钱的概率就提到了。
生活中,这种他人有意无意展现给我们的对比无处不在,我们要多多小心。
因为通过对比,本来没什么问题的人,也会让我们觉得问题多多,或者,本来不怎么样的东西,也会让我们觉得很优质,最终就着了道、上了当。
在职场中,有些上级会故意经常将你与最优秀的员工进行比较,以此显得你表现很一般。
很多时候,这个所谓的最优秀的员工,根本不在你所在的部门,甚至也不在你所在的公司,他只不过是上级臆想出来的一个存在,以此达到控制你或控制成本的目的。
上级无时不刻把这样的对比强加于你,你自然会觉得自己确实不行,此时的你,又怎么会去提涨工资的要求?还是多干活吧,你甚至会觉得降工资也是理所应当。
在基金投资世界里,也是如此。
一旦某一基金公司要增加旗下某基金销量,各种平台上显而易见的广告与隐藏在文章和视频里的软文便会层出不穷。
不管是光明正大的推广,还是一通分析的软文,都会用到对比陷阱。
如若是指数型基金,他们会选某一过往时间段,故意把它跟踪的指数与比它差的指数放在一张收益曲线图中,以此显得这个新发指数基金很牛。
若是主动型基金,他们也会挑选出基金经理业绩出色的时间段,把他这段时间中的业绩和这段时间中的一些主流指数走势作对比,这样便让投资者感受到这位基金经理确实很强。
利用对比陷阱,把精心挑选的、基于部分事实的对比图文展现到公共平台上,就操纵了很多人对某一事物的感受。
有的公司会在财报上做手脚,比如故意把去年的支出扩大,降低去年的利润,那么当今年的支出相应减少时,利润就会大增,展现出今年的业绩比去年的好了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很容易入坑。
消费时,也会遭遇对比陷阱。
你先看到一件商品为100元,接着又看到一件相似的商品为800元,那么这100元的商品就会显得较为便宜了。
你又看到某套餐有三个价位:150元,250元,500元,500元这一档可以让150元和250元看起来更便宜,从而促进前两者的销售。
买房、租房时,也需小心对比陷阱。
中介先给客户看两套很差的,价格又不便宜的房子,再给客户看一套还行的,客户就会在潜意识中进行对比,感到后者真不错,很容易对它的缺点视而不见,最终买下或租下它。
从以上例子中可见,人类理解一样东西,往往不是从绝对层面上理解,而是在相对层面上感受。
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事物、一个人往往取决于他人把它与何对比。
但是,对照物从不固定,自己需多思考一步,想想遗漏的其他对比对象,避免落入他人或故意、或无意制造的显著对比陷阱之中。
参考资料:
Daniel H.Pink
Charlie Munger
Vishal Khandelwal
Tim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
Buntaskunta
作者:火土定投一生
若觉得以上内容不错,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