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以上,全是坑?
当前的经济复苏情况还不差,表示能接受,警惕可能出现的漂亮国通胀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增长压力;
2.防止连续两年“不及格”。
2022年GDP实际增速3%是不达标的,今年从“取得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的论述来看,今年要是也不及格有点难看,也没有拉胯的理由了!既然无论如何是要完成的,那设置一个“保底”目标,再根据实际情况,边复苏边调整,与其“鞭打快牛”,不如“稳扎稳打”的先把复苏实锤了再说。
CPI的话,虽然近些年的通胀目标都是3%,但考虑到GDP的增速走低,给予通胀的空间是增大的。
去年毕竟多出了10w亿的超额储蓄,这些“抄底资金”只是被封印在了银行的理财、存单中,未来随着经济复苏继续,这些钱会变成“热钱”流出,所以对于资产和商品价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威胁。
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增速——3% 专项债额度——3.8万亿
点评:财政赤字的增速看似处于一个比较平庸的水平,但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是咱们“正式恢复”的第一年,许多项目是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去拉动的。
3%总的来说是偏低的,但配合上5%的GDP增速保守目标,量也还是够的,只是这变向说明了今年实际能够到的上限不能太乐观~
跟财政赤字的数据是协同的,总体数值看上去是高于去年的,但是许多今年的专项债额度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被发放了,存在“提前使用”的情况,所以3.8万亿是需要打一点折扣的。
货币政策:
点评:和财政政策对应的,央行行长易纲谈及全年货币政策时表示,当前利率水平比较合适,潜台词就是不大可能短期内出现降息,透露出来的情绪从去年的“全力稳增长”逐步转变成“平稳复苏,顺带进行一些结构调整”。
结论:从今年的经济目标和政策制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市场期望的通过政策面来实现经济拉动,从而经济强复苏的梦想,肯定是破灭了!“梦中情牛”果然只在梦中!毕竟牛市多伴随着较高的经济目标,以及对应到打配合的财政、货币组合拳,一旦没有这些政策加持,那么今年就还是回归结构行情!
报告还重点提及了2个产业:
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调科技行业要独立自主,会前机构改革方案就提出了把数字经济的结构跟政绩考核进行挂钩,后续势必会出台明确的政策倾斜,例如此前ChatGPT引发的市场新机会,我判断将会持续,国产替代、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方面,都将是经济发力,而投资者这应该关注的方向。
房地产、基建要稳增长。
未来关于房子,更多的是要抓已发布政策的落实情况,继续房住不炒,因此房子未来一定不是新的增长锚点。政策也无意让资金再度流向房市,只要房市的资金有序使用,在经济发力上“不拖后腿”就行。
经济数据
工作报告是外来全年的预期目标...
经济数据则是当下实际情况的反馈…
可追踪的数据有3:PMI、社融数据、进出口
2月的PMI=52.6,同比提升2.4,环比提升2.5。数据出来之后一片叫好,市场反映也不错。但我们要理性的看到,拉升的原因除了经济向好,也有春节的原因。
今年春节在1月22日,1月份遇到群体生病影响,多数人早早就返乡过年,2月初大家就开始投产动工;去年春节在2月1日,春节假期结束,几乎等于浪费了半个月的生产时间。因此,生产端的反馈,我们要等3月的数据出来,才更真实更能看出实际的复苏情况~
内需看社融数据
虽然1月社融放了5.98亿元天量,但还是相较同期少了1959亿元,外加上还房贷降杠杆,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增长放缓:百姓不愿意再去贷款。
2月社融数据预计本周公布,机构预计2月社融规模虽然会回落至1.4-1.8万亿(1月是全年贷款投放的高峰),同比去年1.2万亿还是会多增。
乐观预测:数据超出机构预测区间,说明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今年的经济复苏预期!
中性预测:数据落在机构预测区间,说明“经济复苏”在稳步持续!
悲观预测:数据低于预测区间,甚至低于去年同期,那么生产制造业再“利好”也只是昙花一现,等供需关系失衡时,制造业马上就会再度降温。
外需看进出口数据
欧美景气明显回落,进口量明显下降。
海关总署就在刚刚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其中出口增速-6.80%,也是印证了出口受还是受了影响的,出口增速依旧面临来自量价的压力,3月大概率在1-2月的基础上出口增速持续放缓~
综上,基于目前情况2023年经济主基调无疑是:
1.弱复苏!
2.牛市大概率不会出现!
3.3300以上,会越涨越慢,短时间会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