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只基金因为巨额赎回而引发净值暴涨,比如华富元鑫A因为巨额赎回净值单日暴涨75%,甚至连一向稳健的货币基金也因为巨额赎回出现净值短暂暴涨。
究其原因,是因为巨额赎回的时候要支付巨额赎回费,这个赎回费就是基金净值暴涨的原因,也是一些人心心念念想薅的羊毛。
一时间,巨额赎回似乎成了基金净值暴涨的“神药”,不少理财小白也心心念念希望自己购买的基金能够遇上这样的好事,乘着巨额赎回好薅一把羊毛。
问题是:巨额赎回一定会导致净值暴涨吗?你一定能从中薅到羊毛吗?
什么是巨额赎回?
解答上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理解巨额赎回的意思。
这个词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大笔资金的赎回。那么,这个资金量要多大才算大?
其实没有绝对数,基金公司对巨额赎回的定义是赎回量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不过,从监管层的要求来看,20%是引发基金震荡的最低线。
所以,能进行大额赎回操作的人必然是大额投资者,一般是银行、保险机构或者企业。
今年5月,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多了一项披露要求:凡是单个投资者比例超过基金总资产20%的,都需要对外披露。
这里自然要问一下:为什么会有大额赎回这种操作呢?
通常来讲,这些金融机构或企业之所以巨额赎回,大都是因为临时缺钱,尤其是年中、年末闹钱荒的时候。
今年以来,央妈收紧水龙头引发了银行等金融机构频频钱荒,所以也就屡屡上演巨额赎回的戏码。
当然,基金业绩比较差的时候也会赎回,机构的耐心不比散户好多少,一些机构也喜欢追涨杀跌。
哪些基金易被大额赎回?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看一下基金最新的季报,如果里面有下面这样的提示,那就有可能会发生巨额赎回。
上面这张表格里可以看到,一家机构持有这只基金的比例高达99.99%,相当于是为一家机构定制的产品了。这种基金如果发生大额赎回,那一般就是大地震。
相反,如果一只基金的持有人较分散,比如它同时由多个机构投资者持有,每家机构的比例都不太高,那么机构赎回引发的风险就比较小。
巨额赎回可能反被薅羊毛
开头说了,巨额赎回薅羊毛,薅的是巨额赎回支付的巨额赎回费。
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持有基金时间够长,赎回时就不用缴纳赎回费。而且,在薅到赎回费之前,还会发生一串连锁反应,可能导致薅羊毛行动变成被薅羊毛!
1、为求变现贱卖资产
基金筹到了钱之后,就会把钱投到各种资产里去,比如股票、债券等等。当巨额赎回发生时,基金就要把这些资产迅速卖掉,换成现金给赎回者。
这种卖法大多数时候都是亏本大甩卖,这样就非常影响基金的运作咯,也就影响剩下的基金持有人利益。
2、净值估算吃大亏
贱卖资产后,基金公司要开始算账了:赎回金额=当日基金净值*赎回份额-赎回手续费。
首先要算的是当日的基金净值。净值这个东西很难算到绝对精确,主流做法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并进行“四舍五入”估算。
因为基金总资产的量是不变的,所以“四舍五入”就会产生这种情况:
如果基金净值算高了,那赎回者到手的钱就多了点,基金剩下的持有人就亏了一点;如果算少了,那赎回者就吃亏一点,剩下的持有人就白拿一笔。
其实这种事情发生在普通赎回者身上不值一提,但如果是巨额赎回者,那这个影响力就会被放大N倍:
净值算高了,赎回者可以大捞一笔,但少数剩余的持有人就会吃大亏了。
去年有只基金叫建信鑫丰回报C(002141),它一天之内亏了67%,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后来这事儿被媒体曝光了,基金公司紧急灭火,自掏腰包修复净值平息舆论。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亏损那么多,没有被媒体曝光,谁来为剩余的投资者讨回公道呢?
3、前一天的管理费要人命
你以为熬过了资产大甩卖和四舍五入估算就完事儿了?图样图森破!
基金日常运作有两项重要的费用,叫管理费和托管费,我们看不见这些费用,因为它们会被分摊到每一天的基金资产净值里。
基金合同里是这么写的:“本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 xx%的年费率计提。”
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前一日”。假设基金资产是100亿,如果发生99亿元的大额赎回,那么剩下的规模仅剩1亿。
重点来了:剩下的1亿元持有人当天要支付100亿规模相应的管理费。这笔费用会计提到基金净值里,基金净值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大跌!
最后再来讲讲赎回费,其实机构也精明得很!如果他们发现一次性赎回会吃亏,就会分批赎回,让第二批赎回的资金“享受”前批留下来的巨额赎回费!
基本上留给散户的就是渣渣了……
总结
总之,想靠巨额赎回薅羊毛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巨额赎回带来的风险其实是超过收益的,更重要的是要防范基金巨额赎回的隐患。
那么,作为普通基民,只需要了解一个问题:机构持有比例高的基金就会有大额赎回隐患吗?
菜导建议,这需要进一步查看基金的季报,如果单一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50%,不建议跟投。
如果单一投资者持有比例不超过30%,那么就算发生大额赎回,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如果它同时是高风险基金,那也说明基金确实被多家机构看好(毕竟高风险基金投资更慎重),可以重点考虑投资价值。
(原文转载自:菜鸟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