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策略的第二部分是满仓轮动不择时。前面说到了用广度替代深度,有了足够的广度,才能轮动。
所谓轮动,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的品种之间进行轮动。大的轮动是以年度为单位的。我大概标注了一下我自己15年来以年为单位切换的品种,大致上有股票的白马、小市值、分离债(债券)、分级A、可转债、封基等品种。当然不可能正好是在每年的年底做了切换,也不可能满仓一个品种。以今年为例,年初一个多月还是满仓了以茅台为首的白马,后来主要以Q债为主,下半年重仓了可转债,主要的收益还是来自可转债。
仔细看我每年的收益和沪深300的对比,跑输最严重的是2009年和2017年,恰恰前两年的品种大幅度跑赢了指数,2008年虽然亏损,但因为后期满仓持有分离债,所以大幅度跑赢的指数。2009年是四万亿行情,当时思维还是停留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所以当年继续满仓了分离债,导致了严重的跑输。2016年沪深300跌了11.28%,而且还有年初的熔断行情。但在这一年轮动到了小市值股票上,所以大幅度跑赢了指数。而到了2017年市场风格已经切换到蓝筹行情了,但我还是停留在小市值上,所以导致了严重的跑输。
2009和2017这两年严重跑输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对风格的及时轮动,依然停留在前一年的风格上。这两个例子也更加进一步说明了以年为单位的轮动是非常必要的。
肯定有人会问,你切换的依据是什么?在储备了多个品种的知识后,还是对未来的收益有个估算。比如今年切换白马到可转债,我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可转债多因子策略的4年数据的回测,包括了2018年的大熊市,策略依然能做到70%的年化收益率。按照经验,实盘如果有回测收益率的一半就算成功了,那么茅台等今年的涨幅无论如何是到不了35%的。满仓轮动是做相对比较的,所以我才会今年清仓茅台等白马重仓可转债。我卖出的茅台当时的价格也已经跌破2600了,只有2000多一点点,和现在的茅台价格相比也差不多,但关键是这近半年时候可转债上已经收获了30%多的收益率。这个账无论如何怎么算都是合算的。
退一万步说,茅台要涨回到2600,我的切换才算白做。至少今年是无论如何涨不回2600了。但如果你光算一个茅台,2000多元卖出,到现在也没什么合算。关键是利用了这些资金在半年时间内在可转债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再打个比方来说明一下满仓轮动。传统的方法,好比是拿了一张美女像去找美女,每个人对美女的定义和阈值都不太一样,比如有人觉得70分就可以算美女了,有人觉得要90分才能算美女。满仓轮动是把所有的美女排除一列,两两做相对比较,90分相对70分的肯定是美女了。如果我们要在300个里选10个,那么就选得分前10的,有可能是90分以上,也有可能是80分以上。总之这样保证了我选出来的10个美女在300个里相对美。这就是可转债里排名的原理。
除了品种的轮动外,品种内部也是这样的轮动,就是说大轮动(品种之间轮动)里套小轮动(品种内轮动)。比如当年轮动封基,就有市价涨幅、净值涨幅、折价率、年化收益率、分化比例等等因子组合得到的排名,和传统的打分不同的是,这些因子的权重和组合,是否合适不是凭拍脑袋得到的,而是通过历史数据的回测(一般至少要跨过一个牛熊周期)优化得到的,而且随着市场风格的变化,这些策略还要做及时的调整。
有人可能会诟病:过去的数据怎么能说明将来呢?诟病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感恩节前火鸡的故事,每天早上8点钟主人来到火鸡这里喂食,聪明的火鸡总结出了一条规律:8点一到就有吃的了,但是到了感恩节,主人来到火鸡这里不是喂食而是要吃火鸡了。但你仔细想想,聪明的火鸡能在它有限的生命中总结出这条规律,难道有什么不好吗?量化轮动也肯定不是一直有效的,在享受了一段时间后肯定要变化。
再说说不择时,当然有择时的高手,但对于我们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择时的难度好比登天。做对一次两次没什么稀奇,关键是长期做对太难了。每次大跌大涨都会找到高手,但每次都不是同一个高手。轮动相对择时来说一方面比较容易,主要原因就是相对比较比绝对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在熊市空仓或者轻仓的时候用分离债、分级A等替代,说不定还会有意外之喜。
已经有不少人问我,明年是不是会切换到白马上去?说实在我不知道,现在似乎没有到切换的时候,我也不是诸葛亮刘伯温,会提前算出来明年最好的品种。到时候再看吧。
今天市场高开高走皆大欢喜,70%以上的股票上涨,各大指数均上涨1%以上,涨的非常均匀。可转债也是绝大部分都上涨,我的实盘昨天大跌的一半失地今天收复了,广汽到期只有32个交易日了,再要在20个交易日里有15个交易日股价满足强赎条件难上加难,乘今天涨的不错卖了后换了海印。没想到下午继续上涨,但昨天卖出的伟20转债,今天确实跌了1.11%,成为今天非常少数下跌可转债里的一员。
所以短期内对一次操作患得患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再好的策略,也会有无效的时候,今年能把赛道换到可转债上,就是最大的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