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调仓中的两个认知误区
最近基金的一季报陆续发布,关于基金公告的时间,我之前做过总结,这里重新贴一下。
这张表对于想要深度研究基金经理的投资者建议可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对基金经理的即时调仓过于在意。早一点看或者晚一点看,并不会对投资带来太大的影响。
我一直强调,唯有信任,才能在持基过程中淡定从容。买入一只主动基之前,我们应该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已有了足够的了解。既然如此,大部分人不必过分细扣其调仓细节,了解个大致方向即可。
对于季报的认知,不少人会将其和前期的持仓进行对比,看看基金经理进行了哪些调仓,以看出其未来的投资方向。这一点建议将其和基金经理在报告中“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相结合看,更容易了解基金经理调仓的思路。
此外,在对比分析持仓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认知误区,我们必须要知道。否则容易被市场上的一些言论所误导。
一、个股比例上升是否意味着对某股进行了增持?
这是常见的认知错误。举个例子,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2020年持有美年健康187800098股,占基金资产比例为5.3%,到了2021第一季度,美年健康股数一股没变,但是,占比却达到了9.2%。
一些软件显示了美年健康较上期比重上升了,据此,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觉得张坤增持了美年健康,继而抄作业买入。
最近两年,公募基金非常火爆,很多人开始抄基金经理的作业,我们知道,公募基金的报告是以季度为单位的。
只有中报和年报才公布全部持仓,季报只公布前十大。如果有人看到某个股第一次进入了前十大,就开始跟着购买的话,时差上可能会达到3个多月之久。
在A股这样一个波动大的市场里,当下的个股和三个月前股价上可能已有巨大差别。
此外,有些基金由于规模太大,一次性大比例买入某个股可能导致股价被抬高,基金经理为降低摩擦成本,可能需要分很多次才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入自己想要的份额。而大部分散户的购买方式喜欢一把买进去。
以上原因都可能导致二者持仓成本的不同。
因此,如果看好一位基金经理,就投资他的基金即可,盲目抄作业可能适得其反。
二、买的股数增多了是否就能证明其看好该个股?
那么,有小伙伴要问了,那我看他股数的变化,我不就知道他是否继续看好某个股或板块。其实也不尽然,我们以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
去年第三季度,该基金的规模是339.38亿,沪州老窖,洋河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这四只白酒股的占比是39.27%。
再看去年四季报,从股数上看,这几只股票都被张坤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增持,那么,就证明他继续非常看好白酒板块吗?
非也。
2020年第四季度,四只白酒股的占比合计为37.9%,张坤在白酒的占比其实是微微下降的。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规模!
看数据,我们得知,2020年第四季度,该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77.01亿元。为了保证这几只白酒股在组合中的占比,于是张坤进行了股数上的增加,但是总体白酒板块的占比并没有增加,反而是小幅下降的。
时间继续向前推移。
到了2021年的一季度。先看规模。该基金的规模已经来到了880.16亿。一季度报中的白酒板块持仓是什么样的呢?
这四个白酒股的占比继续下降到了32.21%。单纯从股数上来看,除了洋河股份从2720万股减持到约2500万股,减持了200多万股,其他三只白酒股股数都是增加的。
但是这并不证明,张坤此刻就继续看好白酒未来的表现。而在该基金中,我们也看到招商银行(AH均持有)和平安银行的身影。实际上,他主理的另一只基金易方达中小盘大幅减仓了白酒。
当然,这里有个长短期的问题,暂时觉得贵了,也不一定就等于要大幅减仓。规模体量大大降低了基金的调仓灵活性,像易方达蓝筹如此巨无霸,根据基金的“双十”规定,想要找到合适的大市值的优质股票来承接调仓,并非易事。
这大概也是之前“嘴上说不喜欢”,可身体(仓位)却很诚实地加仓了银行的原因。
大市值中可以选择的可承接大资金的、又具备性价比的公司不多矣……
综上,单纯从在十大持仓中的占比以及单纯看股数的增减来判断基金经理的调仓意图,都可能会产生误导,好在对于我们信任的基金经理,我们放心托管即可,并不需要过多担忧基金经理会瞎操作,而让基民买单。
因此,这也是我倾向于选择管理时间长久的基金经理的原因,所谓路遥知马力,管理时间长的基金经理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稳定的投资体系,并且经年累月能力圈范围不断扩大。而对投资的认知,大概率是随着时间沉淀而愈发深刻、成熟,而不是相反。
最后,即便如此,在基金投资上,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分散持仓,建立自己的基金组合。对于基金经理,无论多么了解,他都可能有为我们所不知的一面,有时候,生活在一起很多年的人尚不能完全了解,何况是基金经理;
并且,发挥再好的人也有“逆风期”,基金组合能够较好地平衡这些投资中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安心地持有。
欢迎关注自媒体号:不在此山中。入市15年的投资老司机,手把手带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