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轮牛熊市剧烈转换后,很多投资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与其追涨杀跌,不如耐心坚持定投。通过基金定投,投资者可实现分批投入、平滑风险、聚沙成塔的效果,避免低位不敢买,高位追太多的投资心理误区。
由于基金定投具有简便易行、纪律性投资的特点,又被称为“懒人投资”,很多投资者极易带着较高的收益预期盲目投入,实质上“懒人投资”并不等于只投不管,坐享其成,投资者还需理性规避以下误区。
误区一:复利效应,加倍得利
复利效应被称为第八大奇迹,经常被用来证明长期投资的有效性。但在投资实际操作中,复利效应的效果取决于基础市场和具体标的选择。特别是在A股这种典型的新兴市场,由于波动幅度大,牛短熊长,对于定投周期的时间跨度更要有充分预期。
根据海通证券对A股市场历史数据的量化统计,以简单年化收益率为标准,定投一年的投资效果,最差时年亏损幅度高达51.36%,盈利概率只有50.36%;定投三年时,年最大亏损幅度则缩小到10.70%,盈利概率升至63.48%;定投五年时,年最大亏损幅度只有4.81%,盈利概率高达75.82%;定投七年时,最差的投资效果也可以实现3.73%的年收益率,盈利的概率高达100%。
由此可见,想要获得真正的复利效应,必须投资足够长的周期。一般情况下,在市场进入熊市后,很多投资者无法忍受亏损,选择赎回或者停止定投,这就违背了基金定投的基本原理,把潜在投资机会变成了真实亏损。
特别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投资效果的实现,都离不开进场和离场时机的选择。对于定投来说,退出时机比进入时机更重要。由于定投属于长线投资方式,所以进场时机相对不重要,离场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投资效果。投资者可采用止盈策略,当定投收益率达到某个预设值后赎回,从而将浮盈锁定为“真金白银”。
误区二:定期定额,永不改变
不管是单次投资还是定期投资,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本金规模。当在上升周期中拥有大额低成本筹码时,才能充分享受到市场上涨收益。
基金定投经常面对的一个苦恼是,当市场出现一轮显著上升周期时,由于总投资金额不足,特别是市场低位时积累的筹码不足,导致升值效应不明显。
实际上,基金定投有更聪明的玩法,即定期不定额,甚至是不定期不定额,可以参照某个重要的中长期均线,或者按照市场指数波动幅度,在调整期加大买入频率。通过越跌越买,在市场低位积累足够多的基金份额,在市场上升周期,逐步减少买入量,最终实现基金份额分布的金字塔结构,以充分获取市场上涨收益。
误区三:一只基金,一成不变
基金定投是一种投资方法,不等于死守一只基金,定投基金品种的选择,与投资者个人年龄段对财富不同的需求有关。
定投时间越长,积累的投入资金和潜在资本利得总和越大,基础市场的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投资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投资风险敞口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收入较高且对财富期望较高的中青年阶段,可选择如广发中证500、广发环保等成长性高、波动幅度大的权益类指数产品进行定投,并对每月定投金额和持有总资产保持高风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