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本身是利用时间换取空间,重点是选择波动性大、长期业绩向好的基金标的,这样才能发挥定投的效果。
现在大多数人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主动管理型基金更容易取得超额收益,更可能会跑赢指数型基金。
这一点我也比较赞同,前提是你能筛选出靠谱的主动管理基金。
事实上,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基金数量多,筛选出靠谱基金有难度;
基金经理不确定性高,是隐藏地雷;
现在市场上基金数量5000只以上,除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选择定投的股票型基金数量也有3000多只。
基金数量这么多,筛选出靠谱的基金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上班族来说,筛选基金难度并不小。
很多人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盯着基金业绩排行榜,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感觉靠谱一点的基金。
实际上这并不靠谱。
国内A股市场是一个轮动市场,各个板块互相轮动上涨,基金经理踩中了哪个板块,收益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导致不同板块基金收益差别很大。
很多基金今年收益很好,排在基金业绩排行榜的前面,次年的时候业绩就可能变脸,这就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冠军魔咒。
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关键还不一定选的靠谱。
除了基金数量多,筛选基金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基金经理还存在这不确定性。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它的关键是基金经理,作为基金的直接操盘人,基金经理直接影响着你买的基金的收益。
但是,这也算是一颗隐藏的地雷。
对于对于优秀的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基金经理离职,对于基金来说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汇丰晋信大盘、兴全社会责任等,不少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离职或创业,就很可能导致基金业绩大变脸。
此外,我觉得主动型基金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刺激我们频繁交易。
我们买入基金之后,往往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基金经理身上,一旦发现某个基金经理业绩变差,觉得是经理不行,迫不及待想换基金经理。
一旦陷入频繁交易的陷阱,本来那少的可怜的收益率,就被手续费给吃掉不少,收益率自然会低不少。
主动管理型新基金有经理操盘,更容易获得超越市场的阿尔法收益。
但这个收益能不能持续,这是一个未知数,关键是经济周期的变化以及市场的轮动,基金经理不可能每次都能恰到好处。
因此长期来看,定投主动型基金确实能获得超额收益,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说,每个人应该尽量减少操作。
大道至简,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视,比如巴菲特多次推荐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比如约翰伯格倡导的指数基金。现在市场上的指数基金规模也是越来越大,按照我前段时间投资的天弘中证500A,最近涨势就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潜力和前景也是十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