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1 14:06:24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近港股突然成了最靓的仔。自1月23日见了本轮低点以来,恒生指数上涨3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了37%。我们现在遇到投资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港股还能不能买?要不要等回调?港股2021-2024连续四年的熊市结束了没?

 基于此,我们想通过一篇文章来系统地阐述我们对当下港股的看法。我们认为,港股自2021年2月以来的这波熊市或许已经结束,它的真正底部是在2022年的10月份而非当下。2023年港股冲高后长达一年的回调行情不过是见底冲高之后的二次回踩。最近的这一轮港股行情虽然看似凌厉,但回头来看,或许它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后面的具体走势或许仍有回调,但我们认为未来的回调,都将是港股优质公司的上车机会。

回顾过去一年多,我们对港股的这个观点是一以贯之的。自从2022年10月份以来,在我司公众号上的多篇文章中已经多次指出,港股市场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几乎任何时候都是积极配置的时机。我们简要回顾我们的观点:

2022年11月1日,在一波凌厉的暴跌之后,港股市场弥漫着血雨腥风的肃杀气氛,我们写下了《当天上下起“黄金雨”》一文。我们指出,现在的港股犹如天上下黄金雨,现在就是投资下注优秀企业的良机。

2023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继续下跌,市场之中充斥着宏大叙事式的悲观论调。我们在2023年6月15日《避免“长期问题短期化”》一文中指出 :“虽然中国经济的确面临一些长期隐忧,但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因素同样很突出”,“在市场情绪最悲观的时候,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也正在孕育之中。”

2023年9月4日,我们写下了《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一文,明确指出当时的经济政策和市场估值的组合,具备了大级别行情的转折点的特征。

在2024年1月1日《透过雾霭 看见光明》和2024年2月8日《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我们与投资者讨论了价值和成长的辩证关系,重述了从基本面角度看多港股的理由,并且明确告诉我们的持有人:我们选择主动承担风险,以积极仓位布局2024年。

以上就是我们在过去一年半对港股市场的主要观点的回顾。我们之所以重述以上观点,不是为了显示我们在判断上的高明之处,而是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投资心路历程,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波折期增强持有的信心。或许有人会质疑,在你们看好之后,港股也不是一路上涨啊。这段期间,恒生指数最大的区间回撤达到35%左右,并且现在恒生指数也没有超过2023年1月份的高点。其实,这么多年的投资历练和学习思考告诉我们,市场的具体路径非常不可测,但市场中长期的方向并没有那么难以预测。我们不是要预测市场具体何时反转,也不是要预测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反转。

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过去一年多无论港股行情如何波动,我们一直坚守仓位,默默等待。我们相信,只要布局在正确的方向上,这种等待最终会取得丰厚的回报。现实也的确如此!

回望过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在当前这个时点,我们如何看待港股呢?其实,由于最近的一些进展,使得原来我们看好港股市场的理由变得更加坚实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改善的迹象。近期地产放松政策频频推出,并且不断加码。包括限购政策快速退出,下调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利用各种方式消化存量库存等。

其次,疫情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超调,形成了一个悲观预期与基本面下滑的反身性的恶性循环。要止住这个循环,只能靠政策强有力的干预。尽管这些政策的效果在销售数据上还没有充分体现,但地产股的异动说明大家在逐步认可政策的做法。我们觉得,地产是现阶段宏观层面最重要的变量,稳住房地产市场,不仅从总量经济层面为相关产业和公司的需求提供了支撑,也将极大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其次,针对资本市场(包括港股)的呵护政策不断推出。近期的“新国九条”,谋划了A股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同时,证监会近期也发布了针对港股市场的五项政策,旨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融资吸引力下降等长期顽疾,这对港股无疑是重磅利好。另外,市场还有港股红利税减免的传言,如若实施,这对港股市场的高股息类资产无疑是一大利好。在这些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的政策的不断刺激下,AH股价差已经逐步收窄,政策效果正在体现。

再次,港股上市公司业绩不断超预期。我们跟踪的很多港股龙头互联网公司、央企龙头、高端制造龙头公司业绩都出现了明显改善的趋势。以最有代表性的 “互联网”板块为例,腾讯、京东、小米及腾讯音乐等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一季报的业绩表现均超出了投资者一致预期,其中腾讯毛利率连续五个季度改善,经调净利润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在营收增速趋稳后释放出了显著的盈利弹性。港股众多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和仍然处于低位的估值水平,带来了足够大的安全边际。

最后,资金层面出现了“三管齐下”流入港股的壮观局面。首先,南下资金大量流入港股。今年前四个月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规模达2135亿港元,远高于2022年、2023年的同期数据,甚至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的规模。其次,外资也在扎堆回流港股。由于一方面日元加速贬值导致日本股市回调,前期大幅流入日本股市的外资正逐步流出;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一再拖后,处于历史高位的美股其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因此横向比较下来,港股越来越有性价比,外资回流港股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再次,空头资金回补。此前不少海外对冲资金在港股上有大量空头仓位,而现在随着港股整体回暖的趋势变得明显,以及很多优质港股公司的基本面得到改善,且估值水平处于低位,此时已经不宜再做空,因此大量对冲基金不得不回补空头仓位,这种“空头回补”操作也带来了新增资金流入。在增量资金“三管齐下”流入港股的背景下,港股估值水平的修复仍会继续进行。

总之,我们认为,当下的港股市场仍然存在大量风险收益比合适,能为投资者在未来几年提供丰厚潜在回报的标的。并且,目前港股市场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之前制约港股市场的负面因素都在向正面的方向演绎。港股目前的状态,让我们不禁想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者意境相似之处,值得品味!


重要声明:本文仅供对投资风险具有充分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参考,文中所提个股仅为举例之用,不做投资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管理人对未来收益的保证与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4-05-23 00:34:50 发布于 新疆
优秀,继续加油!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