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教育科技转型:教育SaaS业务预计10倍增长
一起教育科技资讯
2022-03-10 19:55:1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YQ_0

  一起教育科技(NASDAQ:YQ)在困境中转型,如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近日,一起教育科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在2021年第四季度,一起教育科技经调整后Non-GAAP净利润1700万元人民币,首次盈利。


  这家在线教育公司2021年度净收入为21.845亿元,同比增长68.8%,但97.4%为K12学科培训收入。从2022年起,这块业务已被剥离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一起教育科技几乎要从头再来。


  一笔2698万元的中标公告昭告了一起教育科技的转型方向,这个上海市闵行区智慧作业项目是近期一起教育科技的标志性项目,教育SaaS服务将是其未来主业。


  财报显示,在2021年年底关闭K12培训业务后,仅靠转型后业务创收的前提下,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的确认收入将达到2-2.1亿元,超过去年同期除去K12教培业务后收入的10倍。


  教育信息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行业竞争激烈,作为后来者,一起教育科技的转型刚刚开始。


  停止K12业务


  一起教育科技初期的主要产品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一起作业APP.通过在APP端布置和完成作业,实现作业学情数据的收集和个性化应用。


  一起作业是一款免费的产品,受到众多学校欢迎,高峰时月活达到2170万。


  但由于一起教育科技没有向学校和学生收费,因此设计了另外的营收闭环:成立一起学网校,用在线直播大班课方式提供K12校外培训。


  一起学网校在一众在线教育公司中特色鲜明,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与一起作业APP数据打通,网校老师了解学生在校学情;第二,提供大量本地化课程。


  然而,一起学网校的品牌知名度不如其他头部机构,因此,虽然它可以通过一起作业APP获得自有流量,但仍不得不大把“烧钱”营销。


  一起教育科技2019年上市,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花掉了26.5亿元营销费用,占同期净收入的72%。这也导致一起教育科技亏损严重,期间净亏损超过29亿元。


  这种亏损换增长的策略,增长成效倒是不错。一起学网校2020年有超过201.8万付费用户,净收入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1.92亿元增长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5.43亿元。


  2021年底,一起教育科技宣布停止K12业务。如今,一起学网校已更名为锦书在线,运营主体为上海闵行区锦书在线培训学校,是一家非营利机构。


  停止营销、机构和人员调整,让一起教育科技轻装上阵。2021年第四季度的营销费用只有1.04亿元,比高峰时减少了83%。本季度,一起教育科技经调整后Non-GAAP净利润1700万元人民币,首次盈利。


  只是,2021年K12业务的净收入占比高达97.4%。从2022年第一季度起,这部分收入将全部抹除。


  一起作业APP业务也已不适合目前的市场形势,为了保护青少年视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不愿让学生过多接触电子产品。一起作业APP的月活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一路下滑,到2021年第三季度已跌掉了42.6%。


  2021年,其平均月活数为1440万,比2020年的1970万减少了26.9%。


  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披露,今后将不再公布进校产品月活数,说明一起教育科技今后不再寄望于一起作业APP变现。


  转型教育SaaS服务


  两大业务分别停止和弱化,一起教育科技将从To C公司转型为To B和To G公司。


  2021年12月,一起教育科技宣布转型,为校内教育提供SaaS软件服务。


  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一则中标公告显示,2021年10月,一起教育科技中标闵行区智能作业项目,中标价2698万余元。


  (来源: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2019年,闵行区入选教育部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闵行区的创建方案也被称为“1258工程”,其中的“1”是指一个区域教育云平台。


  到2021年10月时,区域教育云平台已初步搭建并汇聚了基础数据,但可整合的数据及应用较少,尤其缺少教与学环节的重要数据。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可行且有效的教与学相关的业务系统支撑,通过业务数据回流,解决数据中台教育教学数据源缺失的问题。


  一起教育科技中标的智能作业项目,即对云平台教与学数据源缺失的重要补充。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服务期3年,其中项目建设期7个月。


  与一起作业APP需要学生在手机上写作业不同,智能作业项目中,系统通过点阵笔和铺码的纸收集数据,作答数据同步传到老师的智能终端。


  这种区域智慧教育项目体量较大,运营服务投入多,但收入规模也大,一个项目动辄达到数亿元。而且,区域学生人数越多,服务商收入越多。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一起教育科技还中标了几个小体量项目。


  比如,一个名为广州市花都区语言、艺术学科素养提升项目的中标价为59.2万元,服务范围包括:基于小学四年级、初中八年级的语文、英语、音乐和美术学科进行监测以及问卷调研;对参测学校的相应学科老师进行线上问卷调研;对学业数据和问卷调研数据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相比于智能硬件,教育SaaS服务的运营色彩更强,作为需求方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能随意试错,必须采用成熟的产品技术。因此,一旦取得较好效果,教育SaaS业务的用户黏性较强。


  一起教育科技的教育SaaS服务刚一亮相,其营收规模就令人吃惊。


  此前,一起教育科技只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2021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公布了K12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最多的季度为2056万余元,最少的季度只有8853万余元。


  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的确认收入将达到2-2.1亿元。此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一起教育科技的递延收入和客户预付款为2.439亿元,这全部是转型后业务所得。


  智慧教育市场竞争激烈


  不过,作为教育SaaS服务商的一起教育科技已是后来者。在此前的准备期,仅披露在上海闵行、北京西城等少数地区落地。


  智慧教育市场日渐成熟,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市场上已出现了科大讯飞这样的行业龙头,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硬件厂商、在线教育公司都看准了这块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科大讯飞的“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在全国新增20个区县的落地,收入增长48%;个性化学习手册产品的收费学校数增长50%、用户规模增长40%,2021年续购率从75%增长到90%。


  科大讯飞已提出到“十四五”末期,教育业务收入争取达到300亿元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智慧教育领域将高手云集。仅以智能作业为例,目前已出现了多家在线教育巨头的多种解决方案。


  比如,猿辅导旗下的飞象星球也推出了个性化作业系统,通过小程序对纸质作业拍照,上传到教师端。这明显得益于猿辅导旗下拍搜软件小猿搜题的技术积累。


  网易有道则推出了智能学习终端,是一款集触控、采集、计算、打印于一体,支持任意纸质教辅书籍、试卷、作业的数据采集和识别的智能硬件产品。


  在单个进校产品层面,在线教育巨头们入局几乎已没有障碍,但大规模、体系化智慧教育服务,目前仍是高壁垒市场。


  相比之下,一起教育科技已经迈入了高壁垒、高净值市场,但后劲如何仍待观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