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净值、挪用基金资产、承诺最低收益……一度顶着“即将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私募”光环的基岩资本竟被监管部门查处三大违法违规问题。广东证监局官网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书显示,基岩资本被要求责令改正,被罚106万元;总经理赫旭被给予警告,并被处以36万元罚款。与此同时,因未执行给付义务,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向基岩资本发出限制消费令。
最高虚增比例达324.65%
其中,让市场震惊的是,基岩资本竟然虚增净值18.27亿元。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基岩资本作为其管理的“基岩东方价值五号”等35只基金产品的资产委托人,与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签订QDII资产管理计划、收益互换协议(以下统称为场外标的),将基金财产投向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股票。
在基金净值披露环节,基岩资本通过窜改场外标的估值数据,经基金托管人复核后在净值公告、定期报告上披露,或者未经托管人复核直接在某第三方网站上披露的方式,向投资者披露了虚假的产品净值信息。上述行为对投资者真实全面准确了解投资回报情况和风险情况形成严重误导。以逐只产品最后一次虚假净值与真实净值比较测算,基岩资本共虚增基金财产约18.27亿元,净值虚增比例均值为111.09%,净值虚增比例最高值为324.65%。
这也就意味着,若按照净值虚增最高比例325%来看,投资者买了一千万元的私募基金产品,按照虚假的产品净值信息,以为自己大赚三千多万元,但这些都是假象,甚至有可能是在亏钱。
挪用基金财产近6亿元
除此之外,基岩资本还涉及挪用基金财产近6亿元。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基岩资本未按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将其管理的“价值回归投资基金”“价值回归投资基金二号”“文化教育并购私募投资基金”“东方价值系列私募投资基金”等4只基金产品的财产份额,通过委托他人代持并将投资收益款划转至公司员工及其他公司账户、向关联方提供借款、转款至约定投资标的以外的机构等方式,挪用基金财产共计人民币5.64亿元和2700万港元。
承诺最低收益,是不少违规私募机构踩到红线的“重灾区”,基岩资本也栽倒在这一项上。基岩资本所管理的“逸仙东方价值基金五号私募基金”等12只基金产品,与投资者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由其境外关联方中国基岩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担保人,以基金年化率的净收益对基金予以现金补偿,实际构成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
实际上,近年来基岩资本就违规不断。去年5月,广东证监局针对基岩资本开出了2张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剑指基岩资本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和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基金相关信息、且在已披露的信息中存在虚假记载两大问题。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8月,基岩资本也因这两大问题被广东监管局公布过相关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私募行业:进入严监管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向基岩资本发出限制消费令,案号为(2020)粤01执5367号。
限制消费令称,法院于2020年11月25日立案执行,因基岩资本未执行通知书指定的给付义务,所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基岩资本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基岩资本,是中国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
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近几年私募基金逆势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管理人2.46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9.68万只,管理规模15.97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中国证监会直指私募基金行业出现的各种乱象,包括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资金、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不履行登记备案义务、错综复杂的集团化运作、资金池运作、利益输送、自融自担等,甚至出现侵占、挪用基金财产、非法集资等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行业风险逐步显现。
《规定》进一步重申和强化了私募基金行业执业的底线行为规范,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包括不得违反合格投资者要求募集资金,不得通过互联网等载体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不得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
有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下私募基金行业正迎来一个优胜劣汰的调整周期,证监会新规意味私募基金行业迎来重磅调整,进入严监管时代。在严厉打击之下,私募行业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将浮出水面。
投资私募正确姿势
投资私募该注意什么呢?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提出,首先要看私募基金是否有在中基协完成备案,相关从业人员是否均有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证。另外,还要了解公司实缴资本和股东结构以及核心人物从业背景,是否被中基协提示过。此外,还可关注相关产品在第三方网站的净值披露是否全面,净值披露标识等级等。好买基金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强调:“投资私募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投资的范围,有无公允价值,有没有信誉良好的估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