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生成式AI稳步推进 成业务关键驱动力
百度资讯
2024-05-16 21:02:49
  • 1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袁传玺


K图 BIDU_0


K图 09888_0

  5月16日,百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一季度总营收315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38亿元。同时,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0.11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66.28亿元,同比增长26%,均超出市场预期。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在中国的到来,文心大模型等基础模型将成为基础设施,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正在让文心大模型系列变得更加实惠和高效,这将为百度带来更多机遇。”

  搜索业务全面升级

  搜索是百度的基本盘,百度能不能真的在AI时代立足,AI如何与搜索结合,真正增强搜索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近期可以看到百度逐渐提升AI生成的搜索结果,并且增加了“互动”栏,完全改为问答式搜索,种种动作都表明,AI重构搜索的速度或在加快。

  财报显示,2024年3月份,百度App月活用户达6.76亿,同比增长3%,一季度在线营销收入为170亿元。百度在持续推进AI重构搜索,基于文心智能体平台AgentBuilder构建的智能体可在百度搜索等生态内进行分发,以丰富内容生态、提升客户效率。

  此外,AI生成的百度搜索结果,为用户提供更准确、更直接的答案。例如,在百度App上搜索新加坡文旅,首条结果即为“新加坡旅游局”智能体,用户可直接咨询热门景点、美食亮点等旅游攻略,还可询问入境离境、当地交通等实用信息。

  在李彦宏的判断中,搜索是AI时代最可能成为KillerApp的应用,AI能生成更精准、直接的结果,让用户一步满足——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向下深挖,还可以看到两个趋势,一是在百度搜索上分发智能体,这或许是AI时代的“小程序”,短期能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商户投放效率,长期来看,智能体形成的生态,可能让百度成为一个超级入口;二是AI生成没有广告,短期会影响广告收入,但长期看,能弥补百度的内容生态,增加用户粘性。

  “搜索与AI融合对百度和用户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首先,AI提升了搜索的准确率和效率,使用户能更精确地找到所需信息。”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次,AI通过理解用户意图和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如图像、视频、语音文字等),从而增强了用户体验。

  “最后,AI技术推动了百度的创新,不仅在搜索技术和服务上有所改进,还巩固了用户体验、口碑和市场份额。总之,搜索与AI的融合对百度和用户都带来了显著的积极效果。”张毅进一步表示。

  AI成云业务关键驱动力

  文心大模型日调用量已达2亿,模型推理将成为云业务的关键驱动力。同时,随着智能终端的覆盖率提高,文心大模型的用户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得益于四层架构的端到端优化技术优势,文心大模型的推理成本降到了一年前的1%。

  与此同时,为不断降低AI应用的开发门槛和成本,在2024年一季度,百度在云业务上推出AI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Builder和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并在文心大模型旗舰版的3.5和4.0版本基础上,推出3款轻量级模型ERNIESpeed、ERNIELite和ERNIETiny,2款特定场景模型ERNIECharacter和ERNIEFunctions。

  其中,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ModelBuilder,企业能够按需调用、精调模型,并通过MoE(大小模型协同)模式,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推理成本,同时确保所有调用都能保持与使用高级大语言模型类似的性能水平。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把门槛拉到最低,自然语言就能开发,进一步扩大对用户的吸引力。

  此外,AI云的另一个增长驱动力是,向GPU云客户交叉销售CPU云服务。百度方面表示,随着GPU云在现有和新客户中的高度认可,还能再拉动一波CPU云使用量。

  “百度致力于打造一个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广泛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形成共识。”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类比于开放的安卓系统,百度希望其AI生态能吸引众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千帆大模型平台为例,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大模型开发平台,已经吸引了几十个主流大模型入驻,显示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和潜力。

  “未来,百度能否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释放双边甚至多边网络效应,将对其构建繁荣的AI原生生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

  百度方面表示,百度将持续优化模型推理成本,推出多款模型和工具,降低企业和个人开发应用、创建智能体、定制精调模型的门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