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决定修订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并将在2025年1月启用。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那此次央行修订M1究竟有何考量?
为何要调整M1的统计口径?
首先要明确的是,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经济金融发展进行动态调整。M2的统计口径就经过先后4次调整,逐步纳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等。
随着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随时直接用于支付,形成即时消费能力,因此纳入M1统计口径具备一定的必要性。
影响几何?
从数据方面来看,将两项新内容纳入M1统计口径后,M1增速或将平稳,M2与M1“剪刀差”或将有所缓和。以10月为例,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M1余额为63.34万亿元,修订后10月M1规模达105万亿元,修订后的M1增速较修订前有所收窄,增速波动率有所下降。中信证券测算,2024年初以来“调整后M1”增速始终高于当前口径M1增速,与M2的剪刀差现象将有所收敛,且长周期来看,“调整后M1”的波动率将更低。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修订后的M1指标将更好地反映经济活跃程度,仍是经济、股市的前瞻性指标。中信证券表示,M1口径修订后,M1增速依然与房地产销售高度相关,那么M1-M2剪刀差与地产周期、企业盈利周期的关系就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依然可以供股市投资者参考。
总的来说,此次央行修订M1是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动态完善,新口径的M1涵盖范围扩大,有望成为更加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指标。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