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泰度】地产链又来了(2024.05.17)
国泰基金
2024-05-17 11:21:11
来自上海
  • 6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摘 要

1、此前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5月10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市场对于政策发力加快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的预期持续升温,拉动地产链大涨。或可适当关注$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A(OTCFUND|160218)$

2、政策预期下,地产链或有阶段性行情,相关板块有建材及金融。虽然短期基本面上均有所承压,但一方面,建材板块的机构持仓及估值处于低位;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还具有央国企的价值属性,低估值+高股息或使其具备一定价值,或可适当关注$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联接C(OTCFUND|013020)$$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C(OTCFUND|014994)$

3、港股国企的强势表现,一方面与央国企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有关;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期港股相较于A股的持续走强。今年一直到4月中旬,AH股溢价指数均处于150附近,即处于历史的极值附近,代表H股相较于A股处于极端低估的水平,H股相较于A股更具有上涨的弹性。后续或可继续关注$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联接(QDII)C(OTCFUND|021045)$

正 文 

一、大盘分析

昨日A股高开后震荡上行,午后涨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08%报3122.4点,深证成指涨0.21%报9604.13点,创业板指涨0.29%报1844.21点。量能方面,市场成交额8504.9亿元,市场情绪有一定回暖。盘面上,房地产板块再度爆发,拉动相关建材、金融板块上涨。

二、地产板块

地产方面,近期市场对于政策发力加快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的预期持续升温,拉动地产链大涨。

此前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指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消息面上,2024年5月14日,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经临安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本次收购房源面积原则不超过10000平方米,现房或一年内具备交付条件的期房,最终收购面积按经区政府审议通过的《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的具体实施方案》执行。

此外,5月10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人才住房”。

近期地产相关利好政策不断。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9日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提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西安市5月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自即日起全面取消西安住房限购措施,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综合近期政策,本轮“去库存”是首次政府直接出手收购(而非经过城投),市场普遍认为释放积极信号,并对后续政策空间有所期待。近期地产行情可能是“政策预期强+地方上限购松绑等政策促进+外资进场”等多轮因素带动所致,后续政策具体实施路径、需求修复力度等或可持续观察。或可适当关注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A(160218)。

三、建材板块

建材板块因为地产销售端的低迷,2023年业绩承压,根据申万证券研究所统计,2023年全年建材行业实现收入7919.1亿元,yoy+0.9%,归母净利润358.8亿元,yoy-30.6%。2024Q1的业绩同样偏弱,因为一季度通常为建材行业淡季,2024年一季度工地复工较慢,水泥涨价不顺,玻纤处于周期底部,形成拖累。

但下半年,专项债落地拉动基建项目开工、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落地可能有望拉动建材需求。当前建材板块的机构持仓及估值均处于低位,或可保持一定关注,若有地产利好政策或需求阶段性回暖时,可能会有阶段性反弹的弹性,或可适当关注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发起联接C(013020)。

四、金融板块

大金融方面,由于近期社融等数据偏弱,银行板块的基本面也有所承压。短期看,银行体系承担了较多的逆周期功能,也承担了更大的资产端利率的下行;但中长期看,则银行体系逆周期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使银行业总体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维持相对平稳。国有银行还具有央国企的价值属性,低估值+高股息也使其具备一定价值,市场风格切换或政策预期强时,也可能会有阶段性行情,也或可适当关注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C(014994)。

五、港股市场

相较于A股市场,昨日港股市场继续维持强势,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联接(QDII)C(021045)上涨。

港股国企的强势表现,一方面与央国企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有关。在经济周期承压时,央国企由于强大的融资能力、良好的现金流、较好的竞争格局,往往能够取得超额收益。而且近年来,随着国资委对央国企考核指标的不断深化,越发强调考核央企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未来央国企的价值或有望重估,估值或具备提升的空间。整体来看,央国企由于经营稳健、分红率高的特点,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期港股相较于A股的持续走强。AH股溢价指数一般用于观察A股相较于H股的溢价程度,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指数一般介于100-150期间,波动的中枢在125附近。今年一直到4月中旬,AH股溢价指数均处于150附近,即处于历史的极值附近,代表H股相较于A股处于极端低估的水平,H股相较于A股更具有上涨的弹性。因此,随着4月19日晚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有望提升港股流动性之后,香港市场的表现就持续强势。

数据来源:Wind

#老基民坦白局:养基过程中你吃过哪些亏?##本周沪指能站上3200点吗?##股神突然大举抛售 嗅到了什么?#

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成立于2021.01.01,自成立以来-2023年增长率/业绩基准(%):-7.07/-12.84,-9.56/-12.73,-22.14/-24.50。业绩比较基准: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自2013年2月6日成立。自2021年1月1日起房地产A份额和房地产B份额终止上市,《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自2022年2月16日起,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新增C类基金份额。吴中昊自2022年12月30日起管理本基金至今。本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论上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发起联接C基金成立于2021.08.03,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发起联接C自成立以来-2023年净值增长/业绩比较基准(%):-2.54 /3.61,-19.06/-24.23,-19.92/-22.16。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黄岳自2021年8月3日起管理本基金。

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C基金成立于2022.02.15,自成立以来-2023年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10.87/-14.19,-1.08/-4.46。 业绩比较基准:上证180金融股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属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

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联接(QDII)成立于2024.4.26,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可投资境外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基金经理吴向军、吴可凡自本基金成立日起管理至今。资料来源: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及招募说明书。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