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收盘跌2.12% 恒生科技指数跌3.74%
理想汽车-W资讯
2024-05-21 16:11:36
  • 43
  • 3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K图 HSI_0


K图 HSTECH_0


K图 02015_0


K图 09868_0

  港股收盘,恒生指数跌2.12%,恒生科技指数跌3.74%,CXO、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理想汽车跌超19%,小鹏汽车跌超10%。

[1]

  分析解读

  港股恒指一个月涨近20%后回落 短期还有上升空间?

  港股恒生指数近期自4月19日收盘的16244点涨至5月20日收盘19636点,累计涨幅近20%。今日截至发稿恒指跌2%。这一重要指数短期还有上升空间吗?如果有空间那将会是多大?哪些板块机会更多?几家机构先后发表了研报对此进行分析。

  港股恒指短期上升空间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在5月20日发布研报,他认为当前恒生指数对应24年预测PE回升至9.7倍,风险溢价已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两个标准偏差,AH溢价指数也回落至133.3点,处于自2020年以来14.3%分位数的位置,反映港股的估值已大幅修复,技术面大幅超买,指数短期上行空间或不多。后续市场或由从单边升市转向高台震荡,而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有机会继续获得价值重估。

image

  颜招骏称,仍不能排除市场会短暂无视技术面超买及经济弱复苏的事实。假设盈利预测维持不变,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进一步回落至5%(2023年1月),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4.3%,那么最乐观情况下恒生指数可能高见21,600点水平。

  中金公司策略团队刘刚、王牧遥等则在5月19日发布研报表示,港股当前资金来源主要以交易型以及部分再平衡需求的区域配置型资金为主。假设以一季度流出的主动外资作为区域型资金再平衡需求的近似,第一阶段可能流入约50亿美元。如果进一步假设全部主动外资从低配转为标配,将有望带来约400亿美元流入。

image

  当前关键问题是,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假设风险溢价回到2023年初水平,恒指第一阶段假设目标点位为19,000-20,000点,目前已基本接近。

  中金称,市场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来自:

  1)无风险利率进一步回落;

  2)更为重要的是盈利增长,如果2024年盈利增长10%,或将有望推动市场攀升至22,000点,而盈利增长高度依赖后续财政发力力度与进展。

  当前基本面的支持不仅有限,近期还在走弱,反映了2月以来财政扩张放缓的滞后影响。4月国内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尤其是投资、大件消费和地产市场。地产销售量价持续偏弱,企业库存压力较大,均表明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

  相反,对近期政策“组合拳”效果的乐观预期,反应在了风险溢价的进一步修复上。政策若要有效,尤其是反应到基本面上,整体力度和推进速度尤为关键,而不仅仅是目标。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和调降首付比例均有望短期内提振部分刚需,但是政府收储可能才是关键,投资收益能否覆盖成本是收储能否广泛推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金表示,往前看,更多上涨空间依赖于以下两方面:

  1)10年美债利率进一步下行,美债利率当前水平已较为合理,短期也难以为市场上涨带来更多贡献;

  2)更重要是基本面能否改善,或取决于对症政策即中央政府将加杠杆的力度与速度。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首席资产研究官戴康5月20日发布研报称,近期大涨过后,当前恒指估值水平仍有一定性价比。截至2024年5月7日,恒指远期PE为8.97倍,位于2010年以来很少逗留的均值-1STD下方(便宜),基于10Y美债利率测算的恒指ERP位于2010年以来历史均值附近(合理)。

  戴康还表示,据模型测算,乐观假设下,港股资金面利好延续+政策预期持续改善后,港股ERP有望达到缩小版“去年1月底”的水平。这一假设下,综合去年1月底恒指远期ERP及当前4.5%美债利率,恒指远期PE仍有一定抬升空间。

image

  投资机会

  至于投资机会,中泰国际建议关注板块层面,如

  1) 受惠外资回流及走势较落后的科技(游戏、消费电子)以及生物医药;

  2) 高分红的石油、煤炭、电讯及电力;

  3) 受惠海外经济景气回暖的铜矿、家居家电、纺职、航运、国际消费品等;

  4) 房地产“收储”计划料对一线城市的部分龙头房企、物管及代建带来利好,以及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有望带动内险投资端收益上扬。

  中金的研报提到,配置方面,当前尚未明确的大幅加杠杆可能性,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完全抛弃“哑铃”策略(高分红+科技成长),彻底转向顺周期板块。(来源:财联社)

[2]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