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来,随着股票质押风险初步得到缓解,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二级市场回暖,上市券商业绩出现改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增量制度改革措施将不断推出,券商业绩增量可期。不过,随着牌照红利时代的结束,强周期属性的券商业务,包括经纪、投行、自营、两融等业务势必出现下滑,尤其是经纪业务,从传统通道服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俨然成为各家券商的当务之急。同时,在弱市场环境下,随着外资不断进入,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增量改革带来业务增量
随着前期承压严重的股权质押风险缓释,券商资产质量随之修复,投行业务也获得包括再融资、并购、沪伦通及科创板在内的多种业务增量,收入端呈现企稳预期。在多重利好影响下,11月份券商总体业绩表现环、同比均大幅改善,业绩有触底回暖的态势。
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显示,11月,已披露业绩的37家券商营收合计183.82亿元,环比增长76%,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净利润73.52亿元,环比增长197%,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2%。其中,股票承销344亿元,环比增加37.99%,债券承销7672亿元,环比增加43.59%,投行业务收入环比改善明显。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拟设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股指期货交易安排放松等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举措不断推出,未来围绕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充分释放制度红利的增量改革将是推动直接融资发展的新方向,尤其是拥有改革创新“特许经营权”的龙头券商,将是最大受益方。
银河证券认为,A股市场的双轨制变革箭在弦上,科创板和注册制结合,创投板块成增量改革“试验田”,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途径。退出通道是创投板块最大的变数,而券商的投行投资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潜力还没有被市场充分认识到,龙头券商的业务规模、业务链、资源整合的能力与一般的创投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未来,包括科创板、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等在内的资本市场层次趋于丰富,相关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包括注册制试点、退市制度、转板制度、股权回购等,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得到提升,如对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开、沪伦通即将推出、MSCI与富时罗素纳入权重在2019年有望提升等。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配合直接融资大发展与金融对外开放加速,未来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增量制度改革措施将不断推出,存托凭证、场内外期货期权等新金融工具不断丰富,要求证券公司更多发挥交易性投行功能,做市交易和产品创设业务的长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业绩增量。
财富管理转型成当务之急
随着国内券商佣金费率不断下滑,券商经纪业务从传统通道服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俨然成为各家券商的当务之急。而头部券商近来的一系列动作,彰显出转型态度之坚决。
choice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有数据可比的47家券商中,仅有24家券商的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2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尤其是传统的经纪业务,相较于2017年同期,有数据可比的34家券商中,仅有1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在2018年前三季度同比实现正增长。此外,经纪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
12月10日,中信证券宣布将公司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并对组织架构以及考核激励制度做出调整。中信证券将建立从总部到分支的推动体系,计划到2021年实现财富管理客户数量和资产总规模增长50%、投顾服务收费超2亿元,最终成为部门重要收入构成,实现收入结构的优化。
此外,中金公司子公司中投证券拟更名为中金财富,专注财富管理业务。银河证券正在酝酿投顾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新增投顾对客户的产品配置及产品交易能力考核,占考核总比例不低于四成。相关负责人称此举是其经纪业务转型财富管理的一个尝试。
业内人士透露,在头部券商中,中信并非第一家把“经纪业务”改名为“财富管理”的券商。零售业务从证券经纪走向财富管理,早已是行业共识。放眼整个行业,国内券商将开始向以资本中介业务和投资类业务为主的重资产业务模式转型。从业务模式上看,券商将从以“牌照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
行业格局料重塑
12月24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方为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告激发了市场对于券商行业格局的思考。分析人士认为,弱市下,券商并购潮可能重现。“21世纪初,中国券商行业出现大量倒闭和重组的案例,中信证券并购金通证券和万通证券后增强了在浙江、山东等地的网点布局,并发展成为中国资产和盈利规模最大的券商。若市场交易量延续低迷,不排除有券商进一步开展并购重组的案例出现。”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怀坦言。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认为,中信合并广州证券,符合监管当局做大做强头部券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投行的监管思路,未来不排除有类似事件重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头部券商将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未来证券公司“强者恒强”格局仍将持续。方正证券表示,在优化金融结构、扩大金融开放的当下,将走出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行业周期底部磨砺时,具备资本实力的券商不仅可通过资源优势与资本业务实现业务稳定,也具备外延发展的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集团12月24日宣布,增持瑞银证券相关股权收购圆满完成,瑞银正式成为首家增持内地合资证券公司股权以实现控股的外资金融机构。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表示:“瑞银证券是中国首家由外资直接投资并拥有全牌照的合资证券公司。我们很荣幸瑞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上再创‘第一’。实现控股后,瑞银证券将进一步利用与瑞银集团亚太区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结,进一步把握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机遇,同时为瑞银集团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与集团的无缝合作是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关键。”
2018年4月28日,《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外资控股券商的进程加快。中泰证券认为,在外资允许控股的情况下,外国先进的证券业管理经验有望提升合资证券经营水平,内资券商“牌照红利”将进一步减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迫切需要改变。在经纪业务佣金持续下滑、投行发审趋严、大资管涅槃重生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化发展,寻求新业务增长点,成为内资券商的一大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