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鼓励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4月底,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符合条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此后,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逐渐升温。
12月17日,君实生物披露公告称,本次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预计于2018年12月24日在港交所挂牌并上市。这可能成为继汇量科技之后首家以“新三板+H股”模式登陆港股的挂牌公司。此次君实生物拟发行1.59亿股,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每股19.38港元至20.38港元,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药物研发、境内外投资并购、推动业务发展以及一般公司用途等。
资料显示,君实生物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产品管线包括13项在研生物药品。随着新药研发进程不断推进,公司研发支出水涨船高。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1.22亿元、2.75亿元、2.1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1.32亿元、3.21亿元、2.73亿元。
上市进程方面,5月2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到预计12月24日上市,君实生物此次计划登陆港股前后用时仅7个多月。从上市路径看,君实生物采取保持新三板挂牌同时在港股发行H股的“新三板+H”模式。这是目前新三板公司计划赴港上市的主流方式。汇量股份采取的是搭建境外股权结构利用“红筹模式”;另有部分新三板公司选择先摘牌,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包括华图教育、豆盟科技、华图教育等。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2家挂牌公司表达了在港上市的意向。其中,盛世大联、成大生物、赛特斯等公司的IPO申请资料已获港交所受理,盛世大联、成大生物发行H股申请分别于12月17日、11月23日获证监会批复同意;已摘牌的新东方网于11月18日披露通过上市聆讯后的招股书。这些公司多集中于生物医药、教育、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最新一家披露上市意愿的企业是爱酷游。12月12日,公司公告拟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该公司主要从事移动端应用软件的开发、渠道销售及其他增值服务。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相比新三板市场,港交所在融资功能、定价功能、交易功能等方面整体更强,其国际化证券交易所的定位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形象,拓展海外业务,对投资机构而言也是一条可行的退出渠道。预计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趋势将延续。
某挂牌公司高管指出,今年以来,新三板优质公司密集计划赴港上市,背后一层因素是新三板制度改革预期频繁落空。留在新三板难以享受足够政策红利,同时还要承担不小成本。“新三板精选层尚未落地,叠加流动性不佳,同时机构股东面临退出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