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的全球经验借鉴
巴蜀养基场
2023-01-31 15:09:23
来自四川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23春节见闻#

今天这篇文章要给大家聊的重点,春节期间在家里抽空看了三本书,一本是余世存的《时间之书》,一本是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第二次看了,还记得第一次看时是坐在从西安回成都的高铁上,当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第二次看感动依旧,有时间可以看看,看看一名理想主义者的人生笔记),还有一本就是《财富管理的全球经验》,最后这本书是由不同的作者分别写作的章节,对于了解一些主要国家财富管理的发展,监管,法律规范能还是有很大帮助,并且可以看出全球财富管理特别是走在前面的国家,基本都经历了一个从卖方投顾向上游赚取佣金的时代向买方投顾时代的转变,有的走得更加靠前,比如美国、英国,有的正在行在路上,比如澳大利亚等,今天我主要将阅读时觉得比较有价值的点再结合前期的一些积累分享给大家,主要分享五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管理经验,包括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一、财富管理全球经验之美国


1、美国是全球财富管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早在1933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第一个致力于监管证券销售的联邦法令——《1933年证券法》,这项法令要求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公司需要以投资者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随后1940年《投资顾问法》又颁布,而现在全球通用且影响力最大的理财师认证考试CFP最早的源头也来源于1969年在芝加哥由13名金融服务者聚集在一起召开的“芝加哥十三人会议”。


CFP在过去40年间,从教育,考试,经验和道德四个层面逐渐完善,形成了“一个职业,一个认证”的职业标准体系。

2、除了在行业认证方面为全球制定了标准之外,在行业实践上,发轫于1970年代的买方投顾更是让“为投资者利益负责”这件事从道德约束变成了利益一致化的商业模式,先看下美国买方投顾截止2021年初的最新数据:规模高达83.7万亿美元;
(备注:该数据包含了除共同基金也就是公募基金之外的其它资管产品,截止2019年底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规模才21.3万亿美元)账户达6400万个;机构1.3万家,从业人员84万;人工投顾是主流模式。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20210115《四方逐鹿,扬帆风起——基金投顾一周年思考》。


以上数据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统计,目前除了退休计划外,拥有共同基金的家庭中有77%都会通过投资顾问的建议进行配置,仅有13%的投资者直接从基金公司或销售渠道购买基金。73%的客户将专业投资顾问作为其首要的基金信息来源,显著超越第二名的基金公司或其他网站(46%)。由此可以看到,通过基金投顾模式配置基金在美国已经是非常主流的一种模式。


实际上,在美国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渠道购买基金产品,分别是基金投顾机构,基金超市和雇主发起的退休金计划,而这三种渠道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基本全程都有基金投顾的介入,而第二种也有基金投顾的服务提供,可以选择。


并且,这三种渠道当中的最后一种,雇主发起的退休金计划,则成为了现如今美国最重要的基金购买渠道和美国共同基金(也就是公募基金)的增量资金来源。而这种购买渠道,在我国目前还没有。


二、财富管理全球经验之英国


在英国的财富管理服务行业中,独立理财师成为重要力量,其获客的主要来源是与律师行和会计师行的合作引荐,目前英国已有11000多家理财顾问公司,超过3万名理财顾问,通过他们销售的共同基金占基金零售总额的80%,与独立理财师对应的被称为雇员理财师,其收入由其受雇的银行支付,因此倾向于向客户推荐受雇银行发行的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

但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绑定客户的差异化理财需求,雇员理财师也开始更多地向客户推荐符合其真实需求的其他银行或投资机构发行的产品,部分银行的雇员理财师为其客户推荐的资产组合中本公司提供的产品比例可降至25%。这更多地体现出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有利于留住高净值客户。


三、财富管理全球经验之瑞士


1.瑞士地处欧洲中部,是全球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安定富裕的国家之一。14世纪开始,日内瓦等地就出现私人银行家和货币借贷者,瑞士成为银行业起步较早的国家。瑞士自1815年起信守中立政策,很少受战乱波及,加上税制温和及瑞士法郎币值稳定,逐渐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避风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市场,黄金市场是瑞士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其中截止2017年末,瑞士共有银行253家,同时瑞士还是世界最大炼金国,人均黄金储备全球第一,全球40%的黄金交易在瑞士进行,苏黎世是全世界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

2.上面提到,瑞士目前的银行数量,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银行王国,尤其是瑞士的私人银行,因有着悠久的财富管理历史和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私人银行。但与私人银行在领域内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士目前还不是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国家。


四、财富管理全球经验之新加坡

1.有着东方瑞士之称的新加坡,从全球转口贸易中心,“亚洲四小龙”成长为全球转口金融中心,其起点是在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危机成为了新加坡厉行金融改革的大背景。1998年2月,新加坡正式出台了建设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蓝图,并由当年成立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李显龙负责整体推进工作。在新加坡,金管局扮演央行的角色,而李显龙成为后来的新加坡总理并担纲金融工作,可见这一规划的长远性与重要性。


2.新加坡金融改革后,发展最成功的是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领域,其个人和企业所得税都很低,2012年,新加坡的个税税率最高不超过18%,而美国最高位35%,欧盟国家的平均个人所得税高达36%,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新加坡自2009年开始将企业所得税降至17%,美国为35%,欧盟国家的平均企业所得税为21.5%,另外,新加坡税种中没有资本利得税。同时,新加坡允许离岸基金和境外个人投资者享受超国民待遇。

五、财富管理全球经验之香港


1.目前香港依然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截止2017年底,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达2118家,股票总市值达34万亿港元,排名全球第六和亚洲第三。2017年,香港股票市场总集资额达5799亿港元,其中IPO集资额1282亿港元,排名全球第三。


2.2016年香港的高净值人士有14.8万人,2017年增至17万人,离岸客户是其构成的重要部分,香港的私人财富管理规模在2012-2017年5年翻了一倍。截止2017年,已经有160万高净值人士能够在3小时或更短时间飞抵香港。

3.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素来人才济济。截止2017年底,香港有4000多名CFA,而同时全球CFP持证总人数为175573人,香港就有4505人,占中国持证人数的25.7%。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话题君

(来源:巴蜀养基场的财富号 2023-01-31 15:09)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