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单系统服务商北京银商融信支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商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动申请终止挂牌。与此同时,银商股份的主办券商也发布风险提示,称若公司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其财务及经营状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银商股份可以看作是中小支付服务商的一个缩影。《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已有多家新三板支付产业链上的企业申请终止挂牌,且终止的原因也较为类似。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部分企业多面临业绩增长乏力、挂牌成本较高的情况。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疫情等背景之下,行业洗牌已经开始,并且在不断加速。
半年度营收仅23.6万元
银商股份通过公告表示,根据未来发展战略和资本市场发展路径的规划,并结合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及灵活性,降低运营成本,集中精力做好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经考虑,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动申请终止挂牌。
银商股份成立于2011年,公司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相关应用软件及技术服务的提供商。公司主要通过POS收单及运营平台技术系统,为收单机构及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服务机构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提供相关业务系统的技术对接和调试等工作。
2017年3月,银商股份正式登陆新三板。然而,上市几年来,银商股份的营收逐年下滑。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银商股份的营收分别为1582.32万元、1222.26万元、820.95万元、743.4万元。根据银商股份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仅23.6万元,同比下滑96.4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78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原合作项目结束,与新客户的合作要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尚需一段时间。此外,报告期内银商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62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0.16万元。
事实上,银商股份高度依赖公司主要客户,2020年银商股份前三大客户年终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为97.46%。对于这一情况,银商股份也在财报中进行了风险提示,并表示将积极拓展新客户来防止大客户依赖带来的风险。关于眼下公司盈利能力将如何提升,以及新客户的拓展情况等,记者向银商股份发去采访函,不过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暂不便接受采访。
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表示,中小服务商大客户集中度较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对大客户依赖程度很高,业绩也基本取决于大客户的需求。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不少中小支付公司存在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牌照的范围和公司发展的基因决定。比如线下收单可能面对的客户就会更多范围更广,但线上网络支付业务,很多都是对应行业大客户获得的交易。
其进一步表示,对于银商股份来讲,是收单系统服务商,也就是帮助支付机构构建维护收单系统等等,处于产业链的相对下游位置,属于软件服务商的角色,这种属性就让其只能更多的依赖大客户生存,同时会受到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影响。
持续经营存不确定风险
依赖大客户的特性也带来了部分风险,一旦原合作结束,则会对公司的业务规模形成较大影响。记者注意到,近日银商股份主办券商国盛证券还发布了风险提示性公告。一方面,公司营业收入自2017年以来持续降低。另一方面,截至2021年 6月30日,银商股份净资产为 670万元,较上年期末下降-30.84%,每股净资产为1.26 元,公司未分配利润为-940万元,实收股本为 530万元,公司未弥补亏损已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国盛证券表示,受公司原合作项目结束影响,若公司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其财务及经营状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如今,头部支付服务商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收单系统服务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内卷”之下也部分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银商股份的毛利率表现来看,近3年其毛利率数据分别为:94.89%、88.56%、85.16%。
作为应对,通过银商股份的年报可以看到,为提升盈利能力公司进行了成本上的节约。比如,其在职员工2018年由57人缩减至31人,2020年又由31人缩减至18人。而疫情的到来则如“雪上加霜”,在2020年年报中,银商股份特别提到,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提升主要是成本费用的节约所致,公司为了缩减开支而进行了一批裁员,带来研发费用的减少等。
关于公司目前向哪一方向寻找新业务与新客户,银商股份暂未回应。通过财报其表示,公司正在拓展本地生活等聚合支付业务,主要面向支付终端,提供移动支付平台定制开发服务。
关于收单系统服务商可行的发展方向,王蓬博表示,目前收单系统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较为同质化,竞争极为激烈。不过,在行业变革之下,银商股份这类系统服务商仍然有生存的空间。目前从支付行业来讲,监管对反洗钱等合规要求很严,所以风控这方面的系统服务还是有很大的需求,也可以根据金融企业需求进行业务的升级迭代。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类似银商股份由于经营状态面临挑战,而主动从新三板退市的支付领域企业并不少。比如,2021年4月,江西缴费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因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规划的需要,自2021年4月29日起从新三板停牌退市。
2021年3月, POS厂商鼎合远传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因配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降低运营成本等原因,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
事实上,在银商股份挂牌的2017年左右,不少支付机构都热衷于在新三板挂牌。从挂牌热潮,到如今纷纷终止挂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刘刚向记者表示,诸多企业选择终止挂牌,主要还是由于业绩增长乏力情况下,挂牌成本较高。在疫情等诸多背景下,也可以看出行业洗牌已经开始,并且在不断加速。王蓬博则表示,诸多支付企业从新三板退市,一方面有行业的原因,目前行业处于金融科技2.0的变革之中,必定产生洗牌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三板目前来看缺少流动性也是一个退市的原因。不过,王蓬博同时表示,行业洗牌虽染是必然的过程,但其中也蕴含着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