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软科技:龙软科技:2022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股友79h723y029
2022-07-04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688078 证券简称:龙软科技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2-004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系活动类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别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 民生证券 东方证券 中金证券 国信证券 国泰君安 西南证券
名称及人 安信证券 中信建投 国联证券 诺安基金 华宝基金 开源证券
国联安 人保资管 国投瑞银 易方达 中信保诚 宝盈基金
员姓名 南方基金 中再保险 长城基金 香港 SVI Schroders

时间 2022 年 6 月 17 日、6 月 24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线上交流

上市公司
主要出席 总经理 姬阳瑞

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郭俊英

人员姓名

整体流程:

一、 介绍公司整体情况

二、 具体问题交流

1、 疫情对订单影响怎样?疫情是否会影响交付?

投资者关 4 月份内蒙、山西等地方管控措施较严格,部分招标需要现场述标、
系活动主 技术交流等,无法去到现场,因此招标有所延迟。5 月份开始很多项目采要内容介 取了线上招标的方式,到 6 月底出现较快的增长。二季度整体订单情况有
绍 所延迟。

虽然有疫情,业主也是很信任我们的,合同上有约定交付的时间点,
我们也会努力按照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进行交付。公司采取各项措施保证
项目交付,居家办公也可以进行软件开发,为降低疫情对现场实施的影响,
公司也采取鼓励员工减少跨地域流动等有效措施,力争项目如期交付。整

体情况判断,疫情对公司项目交付的影响可以控制。

2、 综合管控平台公司累计做了多少个矿,集团级管控平台应用情
况怎么样?

全国现有大中型煤矿约 1200 多家,我们 GIS 产品的占有率大概是 80%
左右,管控平台我们现在应该大约 200 家矿井。集团级管控平台只有我们一家做过。集团级管控平台包括两级、三级架构的管理模式,主要客户包括华阳集团、临矿集团、平煤集团、陕煤集团、永煤集团等。尤其是陕煤
集团,世界 500 强企业,下辖 8 个二级公司, 36 对矿井。

3、 71 个示范矿最新进展如何?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是否有变化?

2022 年 4 月 24 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
范煤矿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次国家级示范矿井验收,初级为主,特别优秀的可定义为中级,原则上不出现高级。通知明确了智能化建设目前所处的阶段,我们感觉定性是科学的,因为有很多技术难点还没有攻克,整体的技术体系尚不成熟。《通知》要求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的验收,应注重评价智能化对煤矿生产效率、安全水平等的提升效果。政府层面的定性和要求,有助于煤矿智能化健康科学地推进。

我们目前有优势的是管控平台和智能地质保障系统,71 个示范矿中,采用龙软管控平台和地质保障的有 40 多家,还有数家采用了我们的智能掘进和智能开采系统,有的矿可能同时采用龙软的 2-3 个系统。管控平台我们的市占率比较高,地质保障系统去年刚开始招标,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但是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比较有优势。

4、 目前竞争情况怎样?这些新进来的公司主要抢占的是不是一些
中小煤矿这样的市场,核心的这些大中型煤矿的市场,也有看到这种竞争么?

目前新进来的有的公司综合实力是非常强的,比方华为的煤矿军团,从去年 2 月份成立以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现在华为煤矿军团主要目标客户是大型煤炭集团,国家能源、山东能源、晋能控股等等;同时中

软国际、东软、上海宝信、科大讯飞等其他行业大型信息化公司也进军煤炭行业。这些公司更多做的是总包,迅速把规模扩大,但他们目前很少去做专业的系统,这是一类新进入的公司。

还有一部分是原来就在煤炭行业做系统集成为主的,比如刚在北交所上市的科达自控,原先以做自动化跟系统集成为主,由于煤矿智能化的需求,现在也向软件领域延伸。这些公司的主要目标,我们感觉并不是这些中小煤矿,因为中小煤矿的投资能力受限,其实大家的目标客户都是大中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的矿井,因为他们是有建设时间要求的,2025 年必须要完成建设,所以他们的需求释放是比较快的。

而中小煤炭企业,2025 年以前国家对他们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但是最近在山西、内蒙一些中小煤炭企业也主动联系我们。第一,他们确实想以技术和装备来替代人,就是以智能化的技术和装备来替代人,因为目前很难招来合适的人。第二,他们真正希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煤价虽然有一波不正常的上涨,但是目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煤炭价格比往年还是维持一个高位。另外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能源的价格始终在高位波动,所以我们判断煤价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会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煤炭企业就有更多的能力去做这件事情。

综合起来,大型的煤炭企业率先启动,中小型的煤矿,是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的,要求的系统更实用,最好性价比也高一些。所以针对中小煤炭企业,我们已推出基础版本,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

5、 公司与煤机厂商等是什么关系?

目前龙软等软件厂商的技术已经实现了一定的突破,通过通讯协议和不同设备进行对接,可以远程控制硬件设备,将智能化建设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尤其是公司智能开采工作面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空间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高精度地质模型,类似无人驾驶中的高精度地图及激光雷达技术,为真正实现自适应智能开采提供了关键支撑。


6、 单个矿山的价值量是如何计算的?

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掘进机等煤机装备,根据不同的煤矿分类和建设标准,我们估计大概是 5000 万-1 个亿的智能化投入。其中硬件部分大概是 1000-3000 万,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我们也测算了一下,在这 5000 万到 1 个亿里面,根据矿的体量不一样,投入规模不一样,我们龙软能够提供的产品总量差不多两三千万。

7、 洗煤厂的业务内容主要是什么?毛利率是否会更高?智能洗煤
厂的业务最新进展?

与管控平台的技术具有相似性,一方面是国家能源局提出的建设要求,公司有相应的技术积累,龙软的 GIS+BIM 的数字孪生系统可视化的效果是适用的,属于优势技术“外溢”,煤炭垂直行业尝试进一步覆盖。初期重点是管控平台、三维可视化系统,未来逐步渗透至其他领域。

软件合同大概 500-1000 万,目前是新业务,实施成本稍微高一点,毛利率会稍微低一些。未来规模化之后,毛利率不会低。洗煤厂智能化改造含有少量硬件。根据合同的内容毛利率有所不同,有的包括机房改造、超融合等硬件配置,如果合同明确约定价格的,我们会与软件拆分计算。
公司目前已经签署洗煤厂相关项目四项,合同金额超过 4000 万元,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中。

8、 非煤业务是否有所进展?

目前仍然处于技术方案阶段,没有具体项目落地。公司在推动非煤矿山的智能解决方案,近期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也在推进,因为目前非煤矿山的智能化程度远低于煤矿企业。因此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是一个新增市场,公司预计在这方面会有所突破。井工开采的金属矿山是我们的重要目标领域。公司原有的技术优势可以应用到金属矿山。第一步我们针对金属矿山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公司在这方面的突破做好铺垫。有一些有意向的项目在接触,争取今年有 1-2 个项目落地。

9、 从招标本身来说,软件部分和装备部分是否会分开招标?


管控平台一般会和基础设施一起招标,例如机房、网关、传感器之类。就其他系统而言,软硬件的差别比较大,放在一起招标的较少。但是也有总包项目。

10、 对于煤矿而言,煤矿智能化是不是更快的能够去扩展产能的
一种有效的方式?

智能化建设的目标是减人提效增安,希望能够通过装备的智能化,通过系统的智能化,通过工业软件的系统化,使得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有一个比较大水平的提升。有些省在提出产能扩增目标的时候,质量标准化程度达标的煤矿,优先核增产能,我们理解这是一个导向。

11、下游行业的盈利能力是否会影响智能化改造的节奏?

有一定影响,但是从目前煤炭行业的政策和需求来看,影响越来越弱。从煤炭智能化投入方面来看,这方面的价值量占煤炭行业的整体的投入比重还是相当较小的,因此智能化建设主要取决于业主的意愿程度。智能化建设的目的是减人提效增安,是煤炭企业的内生需求。另外一些大型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在行业中也起到了示范效应。

12、龙软跟华为的合作进展?华为也做综合管控平台等应用吗?会形成直面竞争吗?

公司已组建专业团队,与华为煤矿军团在解决方案融合、产品认证、互通测试、生态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已完成龙软 GIS 产品的测试认证,正在开展智能矿山相关产品的供应商入围工作。

在 2021 年的贵州煤机展上,华为与公司联合组团,华为的“一平台”是基于华为自研的 ROMA、WeLink 等数据资源管理产品和通讯交流产品,结合华为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大数据、视频、融合通信、GIS 等产品,形成的平台化方案,不包括业务应用系统。

在华为的智能矿山总体架构中,除了“一网一云一平台”,还有合作伙伴打造的“N 应用”和“5 中心”,实际上,“N 应用”+“5 中心”+GIS更接近龙软的管控平台解决方案。

公司的智能矿山架构中“5G+工业物联网平台”和“智能矿山云服务

大数据决策平台”的计算、存储、通讯能力依托华为提供的设备来建设;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依托华为相关产品实现国产化适配;分析决策等能力也将与华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深度融合。

公司作为耕耘煤炭 20 年的工业软件企业,将本着与华为长期战略合作的目标,共同为智能煤矿建设发展打造整体解决方案。

13、华为在这个行业里面发挥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然后跟我们龙软与华为的合作有哪些推进,能否介绍一下?

华为去年推出了矿鸿。华为的设想是希望把这些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统一在矿鸿系统之中,然后让设备相互之间可以互联互通。华为推进行业的标准化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减少衔接的工作量。华为把龙软 GIS 数据作为一个数字底座。我们的管控平台通过了他们的技术测试,进入了他们的框采名单。我们也和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对接,现在我们在内蒙的一个矿上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协同。这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14、近期财政部和应急部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拟允许各类煤矿根据产量按月提取 5-50 元每吨的安全费用补贴,相当于对应 100 万吨或以上的煤矿,有 500-5000 万元的费用补贴。公司怎么看待这块带来的增量空间?目前全国煤矿安全保障系统这块的建设比例?哪些是新要求带来的建设增量?

首先,我们理解增量空间的说法不完全准确,煤炭企业原来就有计提安技措资金的要求,此次修订只是适度提高了计提标准;本次修订更大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了安全费用使用范围,煤炭企业增加了冲击地压矿井落实防冲措施支出、智能化升级支出、煤矿智能装备及煤矿机器人等推广应用支出。实质上就是保证了智能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因为无论企业生产效益好坏,安全费用是一定要计提,从此,智慧化建设和维护就成了日常经营的必备事项。


15、今年以来煤矿智能化在政策层面也不断有利好,近期刚公布的修订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也对煤矿智能化有一些政策倾斜,这个政策对于咱们煤矿智能化行业以及公司会有多大的促进吗?

该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变化:第一,适度提高了煤炭等六类行业标准;进一步扩大了安全费用使用范围,煤炭企业增加了冲击地压矿井落实防冲措施支出、智能化升级支出、煤矿智能装备及煤矿机器人等推广应用支出
这个办法的最大的作用是保证了智能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因为无论企业生产效益好坏,安全费用是一定要按照月度产量进行如期计提的。智能化相关支出计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这对智能化改造来讲是有了长期稳定可靠资金来源,更利于智能化长期是坚持下去,进行不断技术进步,对于智能化行业是个重大利好。

16、公司目前人员增长情况如何,全年的人员增长目标是否有调
整?

公司目前增长同比上年同期增幅 15%左右,和年度增长目标匹配。
17、近三年或者近五年智能化建设的整体节奏情况怎样?

八部委文件规定,煤矿智能化发展有 3 个阶段性目标,2021 年要建成
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目前推迟到 2023 年底);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要基本实现智能化;2035 年国内矿山要实现全行业智能化。

原来的节奏就是 2025 年以前的主要目标是这些要验收完成的煤矿也就是大中型煤矿加灾害严重矿井,大概一千多家。在 2025 年之后,我们主要有面向中小煤炭企业。今年 4 月 24 号国家能源局示范煤矿的验收通知谈到,目前智能化处于起步阶段,验收结果以初级为主。现在我们感觉整个节奏有了变化,我们更有信心了。

首先随着技术的逐渐进步,大中型煤矿会去升级更新系统。比如,在


标准出台之前(2018 年)我们在陕煤集团把 36 个矿都做了,后来龙软技
术上有了迭代,尤其是国家出台标准之后,当时上的平台不满足验收标准
里面的一些要求,所以各矿再投入进行升级。我们今年去年也做了几个,
每个矿投入也不少,所以 2025 年以后整体需求可能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到 2025 年往后,投资高峰期过去了,就更得拼技术了。比方
说煤岩识别、掘进的支护等技术难点目前根本无法解决,但这恰恰也是煤
矿人员聚集的特殊场所,容易出事故,减人的效果最明显。但目前由于这
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国家能源局给定位智能化程度为主要是初级(个别
优秀的为中级),目前尚不具备打造高级的技术支持体系。因此我们判断
2025 年之后,需求不会是断崖式的滑坡,而是看每个公司的技术积累了,
如果技术积累确实能解决现场问题,需求还会保持持续高位。

附件清单 无
(如有)

日期 2022 年 6 月 17 日、6 月 24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