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策划|逾三成科创板医药股研发费用下滑 安旭生物、金迪克两股“腰斩”
安旭生物资讯
2024-05-12 19:26:40
  • 3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丁宁


K图 688075_0


K图 688670_0


K图 BGNE_0


K图 06160_0

  科创板成为“硬科技”医药企业的集聚地。随着相关企业年报的出炉,相关企业的研发情况也有了最新的参考数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05家科创板医药卫生企业中,百济神州(688235)2023年研发费用遥遥领先,超过百亿元,君实生物、联影医疗等4股研发费用超10亿元。从研发费用比重来看,君实生物等15股研发费用率超100%,山外山研发费用率最低,仅为5.46%,17股研发费用率不足10%。从研发费用增长情况来看,有37家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出现同比下滑,下滑个股数量占比超三成。其中,安旭生物、金迪克两股研发费用同比下滑超五成。

截图来自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居首

  2023年,百济神州在科创板医药企业中研发费用最高,且远高于其他企业。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中证行业分类(2021)中的医药卫生板块中,一共有105家科创板企业,2023年合计研发费用为381.85亿元,平均研发费用为3.64亿元。

  百济神州系上述统计维度下,2023年研发费用最高的企业,为128.13亿元,也是唯一一家研发费用超过百亿元的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增长14.9%,公司研发投入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合作研发等。其中,临床研究及服务费系百济神州研发费用中金额最高的项目,为42.1亿元。

  在百济神州之后,君实生物、联影医疗、荣昌生物、神州细胞2023年研发费用在10亿元以上,分别为19.37亿元、17.29亿元、13.06亿元、11.48亿元。合计共有62家企业全年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占比约为59.05%。

  金迪克、康拓医疗、赛科希德2023年研发费用在上述105家企业中垫底,分别约为1547万元、1764万元、1918万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研发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核心。长期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增加研发费用,有助于增加估值,促进创新发展,提升企业业绩。

  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看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技术研发的依赖性非常强。上市医药公司若想持续保持行业地位,提升再融资能力,提升依靠资本市场推进行业整合的大战略,增加研发投入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对于公司而言,也是建立阻挡潜在竞争者护城河、提升估值水平的关键抓手。

  山外山研发费用率最低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上述企业中有15家企业研发费用率超过100%,多为还未实现盈利的“U”标企业。

  智翔金泰研发费用率最高,2023年,智翔金泰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21.2万元,公司当期研发费用为6.2亿元,研发费用远超营业收入。智翔金泰“股龄”较小,公司2023年6月20日登陆科创板,至今未实现盈利。2023年,智翔金泰归属净利润为-8.01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出现同比减亏,为-1.64亿元。

  研发费用率较高的企业多与智翔金泰情况类似,首药控股、亚虹医药、迪哲医药等多家未实现盈利的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远高于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率前10的企业中,仅康希诺已实现盈利,在11—15名中,荣昌生物、百奥泰两股为非“U”标企业。

  除了上述15股外,2023年,百济神州、天智航、神州细胞等5股研发费用率超过50%,汇宇制药、硕世生物等27股研发费用率在20%—50%之间,17股研发费用率不足10%。

  山外山成为其中2023年研发费用率最低的企业,为5.46%。2023年,山外山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6.9亿元,同比增长80.65%;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28.34%,公司研发费用约为3767万元,同比增长62.86%。

  此外,毕得医药、洁特生物、诺禾致源、上海谊众2023年研发费用率也排在靠后位置,分别为5.79%、6.16%、6.2%、6.23%。

  安旭生物研发费用下降最猛

  从研发费用变动情况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逾三成科创板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出现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上述企业中,有68家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约为64.76%。有37家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出现同比下滑,占比约为35.24%。

  安旭生物成为研发费用下降幅度最大的个股。安旭生物2023年研发费用为1.05亿元,2022年研发费用为3.29亿元,同比下降68.01%。金迪克研发费用2023年约为1547万元,2022年研发费用约为3241万元,同比下降52.26%。此外,东方生物、之江生物、奥泰生物、圣湘生物研发费用同比下降超四成。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研发费用下滑的个股中,多为业绩承压股。研发费用下降前10名的个股中,仅有排在第9名的英诺特2023年净利增长。诸如,安旭生物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公司研发费用下降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减少,缩减研发总投入所致。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安旭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03亿元,同比下降91.84%;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95.35%。不过今年一季度,安旭生物业绩回暖,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29亿元,同比增长6.5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7019万元,同比增长38.09%。

  金迪克2023年净利出现由盈转亏。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金迪克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5亿元,同比下降57.74%;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7099万元,同比下降270.88%。今年一季度,金迪克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501.8万元,同比下降95.28%;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2149万元,同比下降159.13%。

  上海谊众、盟科药业、百利天恒则是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位于前列的个股,分别同比增长183.26%、129.31%、98.98%。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