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2020年8月投资者调研报告
股友79h723y029
2020-08-28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688069 证券简称:德林海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0 年 8 月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其他

2020 年 8 月 3 日上午 11:00-12:00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陈书炎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徐驰

2020 年 8 月 13 日 09:00-17:00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赵逸翔

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于文博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陈黎明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刘昊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柴琪婉 傅浩玮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2020 年 8 月 15 日下午 13:00-16:00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袁理黄瑞连 赵梦妮

2020 年 8 月 18 日下午 13:00-17:00

申万宏源 刘晓宁 郑嘉伟 柴琪婉 傅浩玮

光大信托 王森

中银基金 邵璟璐

中海基金 魏敏

中邮基金 姜朔

万家基金 李杨

平安养老 王晓林

长城基金 杨宇

嘉实基金 陈黎明


汇添富基金刘昇

2020 年 8 月 19 日上午 09:30-12:00

申万宏源 刘晓宁 郑嘉伟 柴琪婉 傅浩玮

融通基金 赵逸翔

中欧基金 刘昊

诺安基金 张伟民

银河基金 鲍武斌

华宝基金 黄超杰

东方证券 谢超波

兴证全球基金 张楷浠

民生加银基金 孙常蕾

2020 年 8 月 3 日上午 11:00-12:00

公司总部会议室

2020 年 8 月 13 日 9:00-17:00

大理挖色藻水分离站会议室

地点 2020 年 8 月 15 日下午 13:00-16:00

公司总部会议室

2020 年 8 月 18 日下午 13:00-17:00

2020 年 8 月 19 日上午 09:30-12:00

公司总部会议室

2020 年 8 月 3 日上午 11:00-12:00

2020 年 8 月 13 日 9:00-17:00

时 2020 年 8 月 15 日下午 13:00-16:00

2020 年 8 月 18 日下午 13:00-17:00

2020 年 8 月 19 日上午 09:30-12:00


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明明

副总经理: 胡云海

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孙阳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丁锡清

总经理助理:李晓磊

证券事务代表:邵岭

一、来访客人参观藻水分离站

二、公司总部现场交流

问题 1:请问董事长进入蓝藻治理这个行业的初衷?

答:我在进入蓝藻治理领域前曾从事医疗以及生物保健品开发相
关工作。蓝藻和细菌是同属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在细胞构
造、繁殖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当时我在云南目睹了
滇池水质恶化,蓝藻水华肆虐,便萌生治理蓝藻的想法。后来,
就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开展蓝藻生物学研究,逐步掌握了蓝藻生
物特性、生长繁殖规律,并对当时可查询的国内外各类蓝藻治理
试验性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于是,便运用医学微生物学与细胞生
物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结合其他物理方法对蓝藻治理进行理
论研究和应用工艺设计、集成。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问题 2:谈谈蓝藻治理行业的长远目标?

介绍 答:综合来看,蓝藻暴发应该从两方面来治理:一方面是治标,
另一方面是治本。治标是治理水体本身的污染问题,即除藻、除
磷、消除富营养化等;治本是加强湖泊流域管理,防止污染物、
过剩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治标是短期应急措施,治本是长期解决
之道。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湖泊污染和蓝藻
暴发。

问题 3:如果有大的环保企业复制我们的技术或业务模式,会不会
担心市场的竞争力?

答: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蓝藻治理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开
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出包括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
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蓝藻囊团破壁技术、加压控藻技术等
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设计及技术装备集成应
用技术体系。公司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如:1)技术优势;
2)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 3)市场先发优势 ;4)平台效应优势;
5)综合服务能力优势。当然也存在竞争劣势,比如市场营销能力
需进一步加强。

问题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有什么影响?
答:公司主要客户多为承担国内大型湖泊治理任务的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目前,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影响为部分销售和采购订单有所延后,相关影响不构成较大或重大影响,仅为暂时性,但不能排除后续疫情变化及相关产业传导等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公司客户及目标客户可能受到整体经济形势或行业政策的影响,未来可能对公司款项的收回、业务拓展等造成影响。
问题 5:藻泥的后端处置是怎样的?
答:藻水分离站是地方政府建设的蓝藻治理公共基础设施,藻泥后端处置是这一公共基础设施顺畅运行必备的下游环节。从各个藻水分离站点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藻泥处置主体责任单位是地方政府,由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主要根据当地填埋场、沼气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固废物处置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合理选择处置方式并组织实施,藻水分离站设备供应商或运营商自身无法担负处置责任,仅受政府委托将站点运行产生的藻泥交由运输单位送往处置设施。 总而言之,政府在藻水分离站建设运营以及后端藻泥处置基础设施配置中发挥主导、决定作用,统筹安排各项相关的基础设施资源。具体而言,目前藻泥处置方式主要是利用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焚烧发电(藻泥深度脱水后掺烧电)、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填埋以及送往肥料企业掺制有机肥。
问题 6:请问公司主要的技术路线是什么?
答:技术路线主要有二个:“打捞上岸、藻水分离”和“加压灭活、原位控藻”。
问题 7:星云湖整湖的治理,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考核?
答:星云湖项目是根据监测点位水质的总磷指标脱劣及进一步达标作为标准进行分阶段考核。
问题 8:星云湖整湖的治理,是以技术来进行的?
答: 星云湖的治理以治理蓝藻为主要抓手,通过深井加压控藻平台等原位控藻技术和藻水分离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善整体水质,达到整湖治理的目标。
问题 9:今年的洪水,对公司的业绩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收入、二是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收入。今年入夏以来的洪水灾情,对蓝藻治理技术装备的销售,主要影响为部分销售和采购订单有所延后,仅为暂时性影响。对蓝藻治理运行的影响,主要是个别藻水分离站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不构成重大影响。同时,在洪水灾情暴发的流域,受洪水影响,部分流域的
富营养化加重,又加重了蓝藻暴发,公司为此也积极开展相关蓝藻应急处置工作。
问题 10: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答: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问题 11:星云湖整湖的治理,对公司后期业务拓展方面有何影响?答:星云湖项目的实施,表明公司蓝藻治理业务已经开始从为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超大型湖泊提供以应急处置为目的的单个项目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装备,延伸至为中小湖泊以改善水质、解决富营养化为目的的整湖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装备,对发行人加快推进由蓝藻治理综合服务商向湖库富营养化治理综合服务商升级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星云湖项目若实施成功,既为中小湖库整湖治理提供技术示范,也进一步验证公司技术的有效性,利于加快在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超大型湖库蓝藻治理上的商业化应用。
问题 12: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减少存量”是指什么?
答:即内源治理,降低氮磷 COD 的含量。
问题 13:现阶段公司所处的行业边界如何?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人类活动带来的湖泊富营养化趋势难以逆转,富营养化治理包括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和增加容量。公司所处行业边界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内源存量治理。当前有富营养化治理需求的湖泊包括“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新三湖(白洋淀、洱海、丹江口)”,未来 19 个爆发过蓝藻水华的湖泊水库,60 个达到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以及618 个重点水源地都存在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的需求。
问题 14:水治理要达到怎样的水质目标或标准?
答:“十四五”规划的水治理规划目标还是比较高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草,有草就有鱼,下水能游泳。对应现在的水质,起码要治理到二、三类水质。
问题 15:与同行业比较,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什么?
答:一是品牌影响力的优势;二是关键技术上的优势;三、平台效应的优势。
问题 16:相对于其他同行业企业,公司如何在早期的竞争中走出来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答:公司的优势主要还是技术路线优势。最早蓝藻治理技术路线
基本是原位控藻,即把蓝藻消灭到水里,当时尝试过超声波、高压电藻、生物治藻等方法,效果都不好。最后由政府和专家统一解决方案,决定还是要将蓝藻从水里捞出来分离处理。其他方法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的方法,不仅成本高,还有导致二次污染的可能。而此时,公司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建成了昆明滇池藻水分离站,正符合无锡市政府需求,以此为契机切入无锡太湖市场。
问题 17:星云湖的整湖治理项目,每套原位压力深井的处理量是多少,整个星云湖大约要做几套深井可以满足要求?
答:每套原位压力深井控藻装置处理规模可以达到 86400m /d,整个星云湖需要配置 5 套原位深井蓝藻处理装置。
问题 18:星云湖水质治理见效快,会不会有经营风险?会不会蓝藻治理了,但是别的问题影响了水质导致不达标?
答: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但是公司有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合同里规定政府本身的截污水平,或者规定对于不可抗力或和公司经营无关的部分导致水质不达标公司免承担对应责任。问题 19:由于一些大的项目可能涉及到整湖治理,业务内容将会更多,公司会考虑和其他企业联合,还是拓展自身能力边界?答:公司目前的行业定位就是富营养化的内源治理,今后公司更希望聚焦于内源治理。面源治理尤其是和市政有关的业务范畴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培养方向。以星云湖治理的例子来说,公司在星云湖水环境改善中承担的是内源治理,但星云湖整湖水质的达标不仅仅靠公司的内源治理,还有其他方式的协同。面源上的控制无疑是根本,但是效果缓慢,没有明显量效关系,内源治理效率高,容易形成量效关系。
问题 20:公司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解决绝大多数的蓝藻治理问题了吗?还是依然要分水域水体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
答:因地制宜更好一些,因为任何技术都有局限性和适用条件。就星云湖治理来看,公司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政府也在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配合起来才能达到内源治理的效果。内源治理包括直接从水体减量营养物质,蓝藻打捞清淤都属于这个环节,此外还有湖滨带湿地建设,即建立芦苇生态屏障等。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和几年前的水利工程大量减少了芦苇的数量,而湖滨带沿线需要以芦苇为主的湿地,公司目标是打通从打捞-分离-后端处置/循环利用这条总路线。
问题 21: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与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工作原理都差不多,那它又有什么优势呢?
答:一套标准的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包括蓝藻打捞单元、藻水分离单元和脱水单元三个部分。与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相比,组合式装置的处理单元相对独立,可根据场地条件和处理量需求,进行灵活的搭配组装,通过单元串联的方式提升处理效果。一般适用于蓝藻水华聚集严重,又无条件建设大规模岸上藻水分离系统
的湖库。
问题 22:公司进入洱海项目大概是什么时间?洱海治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大概也就是 2015、2016 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关注到洱海可能会出现的蓝藻治理项目,后来在 17 年,拿到洱海治理的第一个项目。目前洱海的水质大概是一年中 7 个月二类水质,5 个月三类水质,后续洱海的治理对于水质稳定在二类甚至更好是存在需求的。
问题 23:公司现在订单情况怎么样,然后今年是怎么预期的?

答:在手订单 7 月份当时公布的数据就是 9 个亿,然后这 9 个亿
里面有一部分是运营维护,也有部分运维合同由于按工作量计价,只有单价没有数量,合同未定总价,未包含在 9 个亿的订单内,此部分合同已作披露。
问题 24:这几年订单增长比较多,是因为政府对蓝藻治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吗?
答:第一是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和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视野范围内的蓝藻暴发。蓝藻暴发的范围变大,也就使得政府原有的底线提升,形成刚需。 二是社会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这也是订单提升的一个原因。
问题 25:现在除了云南、无锡和合肥的项目,未来如何往外拓展?答:我们现在拓展的方式主要是以各个子公司去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我们主动去对接,一般开始对接都是比较小的项目,后来就会把运营的业务也承接下来,就是以这种“根据地’的方式逐渐向外拓展。
问题 26:募投项目中有两亿元用于建设富营养化预警中心,是此前没有的业务,请详细介绍?
答:这个中心建立与公司的销售模式有关系。公司销售部门成立于 2018 年下半年,到目前为止人员较少,所以公司后期的项目推广能力与其它环保企业有差异。公司擅长解决问题,通过技术交流、方案推广的形式来完成销售。所以,公司希望解决销售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希望借助上市募投的机会,募资建设富营养化预警中心,依托公司传统的根据地(湖泊)向外进行辐射。在给地方建设水体监测预警系统的同时,增加跟当地政府的交流沟通,为地方政府发现水质问题,当地方政府产生水质提升、蓝藻治理需求的时候,推广公司的专业设备及后续的运维服务,这种方式相当于增加了公司引导流量的一个入口。
问题 27:这种推广方式的目标是之前合作过的政府还是新的政府客户?
答:前期依托现有的根据地,如太湖、巢湖建设监测体系,后期向

新的政府客户,尤其是具有治藻设备需求或者水质提升需求的政
府客户,一步一步进行推广。

问题 28:蓝藻治理能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答:蓝藻治理这块还是比较难估算,因为最早的蓝藻治理是太湖,
他的底线就是保证自来水安全,不再暴发危机。当时我们感觉接
下来差不多已经饱和了。但是随着社会的需求的不断提高,就造
成了政府的底线可能也越来越完善了。现在就要求控制蓝藻暴发
的频率、范围,甚至蓝藻臭味的范围,也就促进政府不断在这方
面的投入,而这部分投入明确的金额不太好估算。

问题 29:“十四五”中太湖蓝藻治理会如何发展?

答:“十四五”对水体治理的目标还是蛮高的。目前,太湖流域
主要还是以应急治标为主,但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治本,落实到水
质的变好。

问题 30:一般来说,对蓝藻的去除率要达到多少?

答:大于等于 95%吧。

日期 2020 年 8 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