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中国汽研(601965)2021年年报交流会纪要
中国汽研资讯
2022-04-29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中国汽研(601965)2021年年报交流会纪要
日期 交流机构 公司参与交流人员
2022年4月27日 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华西证券国联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平安证券、红塔证券国信证券、国投瑞银基金、中金公司、招商基金、东方基金、真科基金、诺德基金等40余家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副总经理/董秘:刘安民
总会计师:杨磊
Q1:当前汽车行业外围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疫情,原材料供应等,请问对公司有何影响?
今年一季度确实有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上海、长春、深圳这些汽车产业聚集地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疫情,对汽车产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但疫情对中国汽研影响较小,一方面重庆市今年未发生较严重的扩散性疫情,另一个方面基于中国汽研的业务形态特点,我们的核心主业检验检测及研发技术服务与汽车产业产销量及供应链安全相关性不大,所以未受到太大冲击。
Q2:公司一季度总体收入下降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产业制造的营收一季度同比下降,请问全年来看预计如何?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下降33.18%,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7.13%,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0.58亿元,同比下降87.02%。一季度从营收端来看,公司技术服务业务完成全年预算分解目标,产业板块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一是因一季度工程车终端需求大幅萎缩,公司为顺应行业现状,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业务规模,导致专用车板块收入大幅下降,二是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业务受大客户所在地相关政策影响,交付和结算进度延缓,导致收入同比下降。我们在年报中也披露了公司全年的营收目标,公司将积极谋划、共克时艰,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Q3:关于智能化业务公司过去两三年的增速是比较显著的,请问今年一季度的智能化相关业务的营收情况怎样,预计全年如何?就智能化这块儿,预计今年会有一些相关政策落地,类似沙盒监管,这些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从国家政策面来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在出台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涉及安全认证、检验检测、事后监管等。比如前不久由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沙盒监管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是针对汽车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监管底线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不完全掌握产品风险时,自愿开展进一步测试,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这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一个机会,当然公司也一直在谋划布局力争抓住这些机会。今年一季度公司智能网联业务整体正常,全年预计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Q4: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的提升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保持和延续?
刚才已介绍过,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7.13%,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0.58亿元,同比下降87.02%。因公司技术服务业务收入毛利率较高而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所以收入结构的变化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出现较大变化,但从公司各业务版块自身来看,毛利水平还是比较稳定的。
Q5: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规划如何,主要涉及哪些方向?
公司未来的资本性开支总体将围绕汽车新技术、新模式方向开展,主要涉及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通讯、信息安全、电子电器架构等方向。目前较确定的项目一是正在建设的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第一期),计划投资3.57亿;二是公司去年已披露的准备在苏州筹建的华东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0多个亿,目前正在可研阶段;三是公司重庆本部基地2013年建成,部分设备已经老化或需要升级,预计会有4到5个亿的能力优化支出。
Q6:公司上市十年来,技术服务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今年通胀尤其是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请问大宗这类输入性通胀对咱们影响如何?
输入性通胀对中国汽研的影响不大,主要对整车厂的影响较为明显。公司技术服务的主要成本是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对于耗材的需求较少,而新设备的投入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对公司的影响有限。
Q7:2021年年报中,公司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业务的收入与其他技术服务业务进行了拆分,方便我们更好的去研究公司的业务构成,请问我们风洞技术是否还在传统的技术服务里?
公司将汽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业务从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中拆分出来,是便于投资者更好的了解我们在这一块儿业务的发展情况,但实际上要完全拆分清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很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评价及研发业务还是包含在传统技术服务业务当中,比如汽车安全碰撞、电磁兼容、风洞、噪声振动、底盘调教、整车检测等等。所以目前我们仅把纯粹属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特有的技术服务业务拆分出来,我们乐观的认为该部分业务未来会有较快增长。
Q8:公司的智能网联主要涉及哪些业务,未来的业务空间预计有多大?
汽车智能网联市场巨大,参与者众多,公司主要选择与自身积累及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方向开展业务。目前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汽车测试评价服务、智能汽车场景库与仿真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车路协同整体解决方案、智能汽车测试装备解决方案4个大的方向。目前国家针对智能驾驶的强制性法规检测还很少,仅涉及营运车辆的ADAS系统。公司智能网联业务起步较早,目前投资和管理的几个试验场资源均具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能力。公司围绕智能网联测评,拥有IVISTA品牌优势,可提供贯通测试评价、整车装备和数据仿真的全套工具链开发和整体市场推广,预计未来公司在智能汽车测试评价及虚拟仿真业务版块会有较快增长。
Q9:公司新签合同按照技术服务和产业制造划分情况如何?
公司2021年收入中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达到62%,从公司预算来看,预计2022年新签合同中技术服务业务占比会与这一比例相似。
Q10:公司2021年技术服务中法规类业务和非法规类业务占比情况如何,各自的毛利水平怎样?
公司2021年技术服务收入中法规类业务与非法规类业务占比基本实现各50%,法规类业务的毛利率平均大体在50%左右,非法规类业务的毛利率平均大体在30%左右,而非法规业务中属于初创期的业务,因其前期研发投入更多,所以毛利率水平相对会更低一些。
Q11:从刚才的介绍看公司未来很大一块资本开支在苏州的华东基地项目,那原来计划的安徽项目是不投了吗?
是的,公司已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进行了披露,之前公司拟在安徽池州投资建设“长江经济带地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研发基地项目”,在该项目可研阶段,由于池州市政府用地规划发生变化,无法足额提供计划用地,该投资项目终止。
Q12:从公司2021年年报来看,人员增长明显,请问具体增长原因?
公司人员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业务规模在增加,另外就是公司出于战略考虑为公司未来新投入项目提前储备相关人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